中華傳統文化·外交文化·漢字文化圈
漢字對日本、朝鮮、越南的文字有比較大的影響,形成了一個漢字文化圈。日本最初沒有自己文字。373年(東晉寧康元年)漢文輸入日本,日本開始用漢文作書面語言,日本古代史書和文學作品都用漢文寫成。8世紀日本出現“萬葉假名”,9世紀出現平假名,10世紀出現了片假名。用漢字的正楷的字頭、偏旁作字母。現在平假名與漢字并用作為日文書寫系統。日本雖有自己的文字,但漢文廣泛使用。朝鮮初也無文字,4世紀漢字成為通用文字,7世紀初創造了用漢字的音或意標記朝鮮語的方法,稱“吏讀”。15世紀創制了“諺文”。直到1895年(清光緒二十一年)以后,夾帶漢字的“國文”才取代漢文成為官方文字。越南受漢文化影響很深,漢文自然作為書面語言。13世紀末,越南人以漢字為基礎,用形聲、會意、假借等方法,創制了“字喃”,以表達越南語言。不過漢語未廢棄,1479年《大越史記全書》,即用漢文寫成。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經濟文化·匯豐銀行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語言文化·漢語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