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外交文化·佛教在中國的傳播
佛教傳入中國,始于西漢末,不斷有異域佛僧來內地。漢唐時期,佛教在中國日益興盛。從漢迄唐,見于記載的西域佛僧印度68人、安息5人、月支7人、康居5人、龜茲3人、于闐4人。將佛教傳播于中國東南部的首推康居人康僧會。東晉時,西來高僧以鳩摩羅什為第一,譯《成實論》、《法華經》、《阿彌陀經》,弟子三千。印度人真諦,受梁武帝聘請到中國,譯經49部。唐代西域僧侶影響最大的是善無畏、金剛智和不空,號稱開元三大士,譯經上百部。西土番僧來中國多在1—10世紀。中國“西行求法”佛僧也很多。三國時朱士行到于闐,取《大品般若經》,東晉時有康法朗等數十人至天竺(印度),法顯最富盛名。南北朝以宋云、惠生最著名。唐初玄奘到印度取經17年,回長安譯經75部1335卷。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中國文學·傳奇小說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經濟文化·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