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灼閩粵花·福州之旅·嚴復墓·赫胥黎的中國同道
嚴復是我國近代著名的啟蒙思想家和翻譯家。嚴復墓就在福州市郊陽岐村,是他生前(1910)所營建,以石構為主,形如扶臂椅,碑書“清侯官嚴幾道先生之壽域”,兩側有云龍柱一對,墓前橫屏書“惟適之安”,結構大方。在七十年代墓受到破壞,1984年重修,并立了一塊石碑,鐫刻嚴復生平事跡。
嚴復(1853—1921),字幾道,福州人。幼時喪父,家道清貧,勤奮好學,早年考入福州船政學堂,光緒三年(1877)留學英國,開始攻讀《天演論》、《民約論》等書,研究資產階級的社會政治學。學成回國,先后任天津水師學堂總教習、總辦。辛亥革命后,曾任北京大學校長。
相傳嚴復在馬尾船政學堂讀書時,成績總是最優等,令學校上下另眼相看。沈葆禎曾薦嚴復跟隨胡光鏞處理川石島賣地一案。川石島在閩江口入海處,地理險要,風光秀麗。有兩個英國傳教士——星察里和胡約翰,勾結川石島賴民陳道松在島上占地建避暑山莊,引起百姓強烈反對。星、胡二人率英國駐華士兵全副武裝燒了百姓首領王有樹的房子,還槍殺了王有樹的親人,造成有名的“川石慘案”。百姓忍無可忍,聯合起來請愿示威,請求政府出面制止英國人霸占川石土地。嚴復憑著熟練的英語,與胡光鏞一起向英國領事提出了嚴正的交涉,英國領事不得不叫星察里、胡約翰退還私買地契,并責令向王有樹賠款、賠禮道歉。嚴復為“川石案”立了一功。
嚴復是近代第一個系統地傳播資產階級民主思想與學術思想的學者,他翻譯了赫胥黎的《天演論》,闡發“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進化論原理,并寫了《原強》、《論世變之亟》、《救亡決論》、《辟韓》等文章,為維新變法提供理論基礎,對當時的思想界起了重要的啟蒙作用。
在翻譯上,嚴復提出了“信、達、雅”的標準,被翻譯界沿用至今。
上一篇:清清滇黔韻·黔東南之旅·諸葛洞·諸葛滴鼓退追兵
下一篇:浩浩燕趙歌·邯鄲之旅·大名府·路不拾遺說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