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國文學(xué)·絕句
近體詩的一種,又稱絕詩、截句、斷句、短句。每首四句,雙句押韻,講究聲律對仗。常見的有五言、七言兩種,稱為“五絕”、“七絕”。絕句來源于魏晉民歌,唐以前的絕句不講對仗,稱為古絕。如:“家本青山上,好上青山上;青山不可上,一上一惆悵。”(何遜等《擬古聯(lián)句》)近體絕句嚴格講究聲律,稱為律絕。如王之渙《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律絕平仄押韻與律詩相同,但對仗較為靈活。常截取生活中的一個片斷,表現(xiàn)作者剎那間的印象、感受,更為凝煉、集中。如李白《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上一篇:中華傳統(tǒng)文化·民族文化·經(jīng)堂教育
下一篇:中華傳統(tǒng)文化·外交文化·羈縻府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