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歷史文化·圖騰崇拜
我國最早的原始宗教之一。“圖騰”是美洲印第安語“totem”的音譯,意指氏族徽號或標志,后指氏族崇拜的對象和標志。“圖騰崇拜”是指氏族社會中人們對“圖騰”的崇拜。圖騰崇拜是隨著氏族的產生而產生的。它是原始人對自然界缺乏認識、軟弱幼稚的一種表現,也是人類思維進步的產物。他們把自然界的一些偶然現象與某種動物、植物或無生物聯系起來,認為它們是自然界和人類的主宰、每個氏族成員的祖先,從而對它們進行頂禮膜拜。圖騰的種類很多,在中國占絕對優勢的圖騰有龍、鳥、熊三種。母系氏族社會是圖騰崇拜的繁盛時期,父系氏族社會逐步走向沒落。它對原始社會乃至以后的社會都影響極大。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政治要事·國人暴動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文化發展·圖騰文化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