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科技文化·畦田法
將耕地修成畦田的耕作方法。畦,是周圍有高出田面的田塍的田區,它是隨著農田灌溉的發展而產生的。中國上古農業稱為“畎畝”,它是一種壟作形式的旱地農業,而不是灌溉農業。后來人們懂得灌溉,采用漫灌、淹灌等方式。到魏晉時隨著灌溉經驗的積累,開始將耕田用土埂修成畦,水在畦田內順坡流動,灌溉極為便利。這種農田形式在種植蔬菜而經常需要灌溉的園圃中最先被采用,后來推廣于大田,主要有小麥等的耕作。畦種法是精耕細作農業的一種形式。隨著牛耕的普及,平翻低畦農田終于取代了畎田結構的農田,成為黃河流域主要的農田耕作形式。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戲劇文化·暢音閣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科技文化·白英疏浚大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