齋號趣談·吳敬梓
吳敬梓(1701~1754),字敏軒,一字文木,安徽全椒人。清文學(xué)家。出身名門望族,早年熱衷科舉,23歲時考取秀才,考官評價為 “文章大好人大怪”。后長年寓居南京,不善營生,數(shù)年后家產(chǎn)俱盡,又拒應(yīng)博學(xué)宏詞科試。生活窮困潦倒,始悟科舉制度害人不淺,乃憤而著《儒林外史》,又有《文木山房集》。
主要書齋號有: 文木山房。
文木山房“文木山房” 一名從吳敬梓的名字中衍化而來。“敬梓” 為其學(xué)名,幼時由塾師所定,據(jù)宋陸佃 《埤雅·釋木梓》: “今呼牡丹謂花之王,梓為木王。蓋木莫良于梓,故《書》以《梓木》為篇,《禮》以 ‘梓人’ 為名近也。” “梓”為木中之王。“敬梓” 自然寓有尊重、追求人才之意。《詩經(jīng)》有曰: “維桑與梓,必恭敬止。” 古時,院宅之旁常植桑、梓二木。桑以供衣食,梓以造棺木,故祖孫培護,代代相傳,不輕易砍伐。所以,其父輩也有意此名,要他 “恭敬桑梓”,銘記家風(fēng)遺訓(xùn),承繼家業(yè),重振門庭。吳敬梓字 “文木”,乃名其書齋 “文木山房”。“文木” 即有用之才,與其學(xué)名 “敬梓” 一脈相通。
文木山房坐落于吳家宅園遺園中。遺園為吳敬梓曾祖吳國對考取探花、作了大官后所興建的,該園建筑有 “探花宮”、“賜書樓” 等,錯落有致,格局不凡,全園地勢開闊。然而到吳敬梓父輩,家境漸衰,昔日 “遺園” 也因多年失修,茂草掩徑,花圃蕭疏,寂靜中透出幾分荒涼。其中一間臨街的古樸房子,即是吳敬梓的讀書之所 “文木山房”。
年輕時的吳敬梓在文木山房中,不負父輩重望,孜孜鉆研,專心苦讀,一如苦行僧。年雖少卻已名震鄉(xiāng)里,成為博學(xué)之士。以后,他在科場屢屢失意,家境漸見衰頹,最后只得把遺園老屋賣掉,全家搬至南京。但他對年輕時在“文木山房” 中的讀書生涯難于忘懷,其傳世的詩文集仍以《文木山房集》 命之。
上一篇:齋號趣談·吳承恩
下一篇:齋號趣談·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