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宗教文化·外丹
道教煉丹方術。方法是用爐鼎燒煉鉛、汞、丹砂等多種礦石,并摻加草木藥等制成“長生不死”的丹藥。因丹砂是其主要成份,故通稱煉丹術或仙丹術、金丹術。源于中國古代的方士煉制丹藥之術。外丹最早見于西漢武帝時,東漢已有專門論述外丹的書籍,如張陵的《黃帝九鼎神丹經》,外丹已成為道教修煉的一項重要方術。魏晉南北朝時,外丹術繼續發展,到唐代外丹術達到鼎盛時期。由于外丹常可致人性命,唐代以后逐漸衰微,到南宋全真道南北二宗力倡內丹時,外丹更為衰落。道教外丹術曾對我國藥物學和化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外丹書籍中有許多古代科技資料,至今仍有研究價值。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語言文化·復句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文化總論·多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