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語言文化·雅言
雅正之言,是春秋戰國時期中夏區域的共同語。名稱最早見于《論語》,《論語·述而》篇說:“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雅言是區域間的共同語,通行的地區廣,有如說是廣大地區的標準語。和一般的方言不同,方言只流行在某一地區而已。因此“雅言”可以跟“方言”相對。“雅言”還跟“俗言”相對稱,雅言指文雅的語言,指一般書面語而言,“俗言”則指口頭的俚俗語而言,例如“青蛙”是雅言,“蛤蟆”就是俗稱;“蟋蟀”是書面用語,而“蛐蛐兒”就是口語。
中華傳統文化·語言文化·雅言
雅正之言,是春秋戰國時期中夏區域的共同語。名稱最早見于《論語》,《論語·述而》篇說:“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雅言是區域間的共同語,通行的地區廣,有如說是廣大地區的標準語。和一般的方言不同,方言只流行在某一地區而已。因此“雅言”可以跟“方言”相對。“雅言”還跟“俗言”相對稱,雅言指文雅的語言,指一般書面語而言,“俗言”則指口頭的俚俗語而言,例如“青蛙”是雅言,“蛤蟆”就是俗稱;“蟋蟀”是書面用語,而“蛐蛐兒”就是口語。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語言文化·隸書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民族文化·雍和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