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音樂文化·薩它爾
拉弦樂器。流行于新疆維吾爾族地區,又稱“塞他爾”。出現于14、15世紀左右。清代列入回部樂。它的共鳴箱是用一整塊挖空的桑木制成,呈瓢形狀,膠以桑木薄面板。琴桿較長,指板上有十八個纏絲弦的品位,張一根銅弦為主奏弦。另有九至十三根鋼絲弦為共鳴弦。演奏時左手持琴按主奏弦,右手運馬尾弓拉奏該弦,其他諸弦只起共鳴作用,不拉奏。薩它爾的音色清脆,剛健。獨奏較少,多用于為《十二木卡姆》伴奏。
中華傳統文化·音樂文化·薩它爾
拉弦樂器。流行于新疆維吾爾族地區,又稱“塞他爾”。出現于14、15世紀左右。清代列入回部樂。它的共鳴箱是用一整塊挖空的桑木制成,呈瓢形狀,膠以桑木薄面板。琴桿較長,指板上有十八個纏絲弦的品位,張一根銅弦為主奏弦。另有九至十三根鋼絲弦為共鳴弦。演奏時左手持琴按主奏弦,右手運馬尾弓拉奏該弦,其他諸弦只起共鳴作用,不拉奏。薩它爾的音色清脆,剛健。獨奏較少,多用于為《十二木卡姆》伴奏。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音樂文化·苗笛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歷史文化·董卓之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