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社會倫理文化·致良知
王守仁提倡的道德修養方法。“致”即恢復,達到;“良知”即與生俱來的天賦道德觀念。“致良知”即恢復內心固有的道德觀念。王守仁認為:良知在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加強內心修養,善念就會得到擴充,惡念就會得到克服,就可以恢復內心固有的道德觀念。他說:“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語出《傳習錄》。
中華傳統文化·社會倫理文化·致良知
王守仁提倡的道德修養方法。“致”即恢復,達到;“良知”即與生俱來的天賦道德觀念。“致良知”即恢復內心固有的道德觀念。王守仁認為:良知在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加強內心修養,善念就會得到擴充,惡念就會得到克服,就可以恢復內心固有的道德觀念。他說:“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語出《傳習錄》。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文化·自勉自得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軍事文化·舟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