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民族文化·套馬桿
蒙固族等游牧民族使用的一種套馬工具,又撐“套桿”,蒙古族稱“兀兀兒合”。除套馬外,也可以套其它野生動物,早在13世紀初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國以前就已出現,一直沿用至今。套馬桿長約3米,頂端拴有套形皮繩,每當需要剪馬鬃、馬尾、騸馬、烙馬印記時,由身強體壯、技術嫻熟的套馬手,持竿跨馬沖入馬群,將馬緊緊套住,直到精疲力竭。
中華傳統文化·民族文化·套馬桿
蒙固族等游牧民族使用的一種套馬工具,又撐“套桿”,蒙古族稱“兀兀兒合”。除套馬外,也可以套其它野生動物,早在13世紀初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國以前就已出現,一直沿用至今。套馬桿長約3米,頂端拴有套形皮繩,每當需要剪馬鬃、馬尾、騸馬、烙馬印記時,由身強體壯、技術嫻熟的套馬手,持竿跨馬沖入馬群,將馬緊緊套住,直到精疲力竭。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科技文化·套色印刷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歷史文化·女媧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