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名狀元蒲松齡
蒲松齡是清朝的一位秀才,山東淄博人。他博學(xué)多才,但相貌丑陋無比。傳說蒲松齡年輕時進京趕考,殿試文章字字珠璣,主考官很是賞識,點了他頭名狀元。
可是一到金殿,皇帝見蒲松齡長得丑,就對主考官大發(fā)脾氣,說:“堂堂圣朝,怎么叫丑八怪當(dāng)狀元?!”
主考官說:“萬歲,有道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別看他相貌丑,他的文采在考生中,真可算是鶴立雞群了。”
皇帝說:“說什么也不能讓丑八怪當(dāng)狀元。”
蒲松齡心想,碰上這個混賬皇帝,當(dāng)了官有力氣也使不出,有翅膀也張不開,沒啥指望!一氣之下,就背了包袱回家啦。
快到老家時,頭一個碰到了張家大伯。大伯問道:“考中沒?”
“中啦?”
“中什么?”
“中狀元。”
“中狀元怎么背包袱回家?”
蒲松齡就把經(jīng)過原原本本地說了一番。
張大伯說:“呸!真是個昏庸的皇帝。”
走了一段路,碰到了李家大嬸。大嬸問道:“考中沒?”
“中啦!”
“中什么?”
“中狀元。”
“中狀元怎么背包袱回家?”
蒲松齡就把經(jīng)過原原本本又說了一番。
李大嬸說:“呸!真是個混賬皇帝。”
愈近家門,熟悉的人愈多,問的人也愈多。蒲松齡碰到一個說一遍,沒有一個人不罵皇帝的。“混賬皇帝”、“草包皇帝”、“末代皇帝”,什么罵法都有。蒲松齡心想,黎民百姓黑白分明,都比皇帝懂道理,心里也就舒坦了些。
回家住了幾天,心里又覺得非常郁悶。
有一天,有個駝背老大爺,拄著拐杖緩緩走來,問道:“怎么啦,有哪樁事感到傷心?”
蒲松齡說了說自己的心事。駝背老大爺說:“我講個故事給你解解悶,好吧?”
“好呀,請!”
駝背老大爺就說了馬駿飄海到羅剎國的故事。原來在那里相貌丑陋的人,當(dāng)做是美的,可以得做達(dá)官貴人;相貌好看的人,卻當(dāng)做是妖魔鬼怪,當(dāng)做是丑的。馬駿因為生得俊美,人家見了他就逃。后來馬駿臉上涂了鍋灰,國王馬上重用了他。
蒲松齡邊聽邊想,起先很不高興,一聽完,又想了想,說:
“老大爺,這故事不錯!這樣是非不分、黑白顛倒的事,世上多著哩。”
“我們這里的人,會說的多得是,你有一肚文采,為什么不把這些故事記下來,讓世人去評議評議呢?”
蒲松齡雙手一拍,說:
“好辦法!好辦法!老大爺,你說說該怎么開頭?”
駝背老大爺說:
“你得先做到四個字。”
“哪四個字?”
“甜、酸、苦、辣!”
“這甜字是——”
“甜是嘴巴甜,對人要客氣,稱呼要溫柔,男女老少都接近,故事多如牛毛!”
“對!這酸字是——”
“酸是心腸酸,故事里的人傷心,你就要流淚,要是長了木頭心,故事哪能讓人感動?”
“對,這苦字是——”
“苦有兩層意思。”
“哪兩層。”
“一層是泡壺濃茶,講故事的人渴了,就喝上一口,潤潤喉嚨。濃茶不是苦的嗎?”
“對!還有一層呢?”
“還有一層是,寫故事要做到寒冬數(shù)九不怕冷,大暑炎炎不怕熱,無衣無食不怕苦!”
“對!這辣字是——”
“辣也有兩方面的意思。”
“哪兩方面?”
“一方面是備一份煙,愛抽煙的人,抽點煙,提提神,講起故事來起勁。煙可不是辣的嗎?”
“對!還有一方面呢?”
“還有一方面是,故事該辣的地方要辣,不要怕得罪人,辣了能醒人。”
“對對對!我這就記下了。”
這以后,蒲松齡真照著老大爺說的話去做了。他聽人家聊了一輩子故事,也給人家寫了一輩子故事。
最后,蒲松齡將這些故事編成一本《聊齋志異》,里面收集了許多荒誕不經(jīng)的仙狐鬼怪故事,借以諷刺社會的黑暗,表達(dá)自己懷才不遇的思想感情。
上一篇:在挫折中成長的喬丹
下一篇:子文不護族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