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律》學·現代《唐律》學·關于 《唐律疏議》的制作年代
自從日本學者佐藤誠實博士《律令考》對《唐律疏議》的制作年代提出異議以后,紛爭頓起。日本仁井田陞和牧野巽著文《〈故唐律疏議〉制作年代考》,考定《唐律疏議》是《開元律疏》。國內學者亦有持不同意見,有人認為《唐律疏議》即是《永徽律疏》,也有人認同日本學者觀點。于是蒲堅在 《法律史論叢》 (二) 上發表《試論〈唐律疏議〉制作年代問題》,楊廷福撰文《〈唐律疏議〉制作年代考》,提出各自的看法。蒲文認為,《唐律疏議》不是《貞觀律疏》,因唐律之有疏,從永徽律開始;也不是《開元律疏》。他將《唐律疏議》同新發現的《開元律》殘卷相比照,認為兩者的體例和內容均不相同。作者結合當時的政治經濟制度進行分析: ①關于土地買賣問題,《唐律疏議》不僅允許永業田買賣,而且允許口分田在一定條件下買賣。而永徽以后,唐政權曾禁止永業、口分田買賣。②關于碾硙問題,《唐律疏議》中是鼓勵的,而永徽以后則加以限制了。③關于兵制,對開元中后期實行的纊騎和長征健兒《唐律疏議》只字未提。因此,《唐律疏議》與永徽前的政治經濟制度更為相符。作者指出,《唐律疏議》就是《永徽律疏》。楊文則是針對日本學者的觀點而展開。作者將日本學者的論據概括為七點,然后逐一加以分析。①就文獻著錄而言,《唐律疏議》、《唐六典》、《舊唐書·經籍志》、《新唐書·藝文志》、《唐會要》均記載為《永徽律疏》。②敦煌寫本《律疏》殘卷卷二末有“開元二十五年……刊定”?!翱ā辈坏扔谧?。③就《唐律疏議》的刊本與長孫無忌的《進律疏表》而言,日本學者以敦煌殘卷本無長孫無忌的《進律疏表》而斷言表等出于宋元好事者之手,事實上,宋元、明刊本同敦煌殘卷,并非同一抄本,不能相互印證。④就開元時修撰的法典而言,未重修過律疏。⑤就避諱、地名、職官等問題而言,經細加考證,證明日本學者的論據也站不住腳。⑥《唐律疏議》刊本訛奪和滲雜后人注釋的問題。我們不能把后世錯入的注文,強加于《疏議》,認為它是后世之作。⑦關于律文條數問題,系傳抄或刊版時錯歧誤書,也不能作為《唐律疏議》非《永徽律疏》的證據。楊文的最后結論是《唐律疏議》就是《永徽律疏》。
上一篇:《唐律》學·現代《唐律》學·關于《唐律》與禮的關系
下一篇:墨學·清代墨學·關于《墨子》的校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