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史學·《漢書》研究史略·結語
《漢書》撰成后即得到朝野上下的重視和高度評價,對它的校注考評也隨之展開。一千多年來,《漢書》學的發展曲折起伏。隋唐之前,《漢書》地位顯赫,“與五經相亞”,其影響遠遠超過《史記》。故以注釋為主要內容的《漢書》之學逐漸興起而發展成為一門顯學。宋明時期,《漢書》的地位和影響下降,對它貶多于褒,但在校勘刊行方面成就較為突出。到了清代,碩學名儒多以《漢書》為研究對象,在校注考訂輯佚補作諸方面碩果累累,出現了空前繁盛的局面。“五四”之后,《漢書》被視為封建正宗史學的典型而受批判,其地位和影響也一落千丈,《漢書》研究也日漸冷落。最近幾年,對《漢書》的研究有所加強,有關論著在逐漸增多。對班固思想的研究有所突破,并正在形成或即將成為研究的熱點。但與《史記》學相比較,《漢書》受冷落的局面尚未徹底改變,《漢書》的史學貢獻和文學價值尚未得到充分地認識,《漢書》的研究范圍還有待于拓寬,研究水平更有待于提高。《漢書》的宣傳普及工作也亟待加強。
上一篇:四史學·《史記》研究史略·結語
下一篇:四史學·《三國志》研究史略·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