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史學
梁啟超曾說:“中國于各種學問中,惟史學為最發達。史學在世界各國中,惟中國為最發達(二百年前,可云如此)。”(《中國歷史研究法》)的確,中國古代設置史官之早,史書體裁之多,數量之繁,以及綿延數千年有系統的歷史記錄,都是世界史上實屬罕見的。在浩如煙海的古代史籍中,最重要的要數二十四部正史,而二十四史中又以“四史為最要”。(張之洞語)唐代,人們就開始把司馬遷的《史記》、班固的《漢書》和范曄的《后漢書》稱為“三史”,后來又加上陳壽的《三國志》,遂有“四史”之稱。就史書的體例、內容、思想和文采而言,這四部正史都堪稱紀傳體的典范之作,在某些方面甚至可以說代表了古代史學的最高水平。正因為如此,歷代學者都格外推重“四史”。在研讀過程中,有的為之校注,有的加以考證,有的則進行分析評議,于是四史研究逐漸成了專門之學,而且愈來愈深入,愈來愈興盛。
上一篇:中國佛學
下一篇:宋(慈)學·宋(慈)學研究時期·國外宋(慈)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