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越文化·吳越的民間生活習俗·婚姻習俗
婚姻歷來被看作人生的“終身大事”。自人類進入文明社會以來,婚禮一直被列為重大禮儀。奴隸制時代以來,禮儀十分繁縟,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有一整套的嫁娶禮儀模式。隨著時代的演變,婚姻程序有所簡化。江南等自秦后在婚俗上與全國趨于一致,婚姻程序也大體相同。吳越民間婚姻順序,一般包括穿媒、定婚、送日子、親迎、成親五方面。但各地具體的禮儀習俗不盡一致。譬如伴隨著婚姻儀式,要唱儀式歌。
哭嫁。蘇杭一帶婚俗,新娘上轎必放聲大哭,此謂哭嫁。哭嫁之俗源于古代的劫奪婚。劫奪婚又稱佯戰婚,它是母權制向父權制“從夫居”過渡時期的產物。婦女從母方家庭中被搶出來,難免要放聲大哭。以后,逐漸演變成一種習俗。吳越地區的哭嫁,基本方式是母女對哭。對哭的主要內容是表達母女依戀之情,宣泄母女分離而引起的內心悲凄與悵惘,例如:“桐子花開一片齊,娘囡終究要分離。蓮子落池心連心,只有女兒不得依。”哭嫁歌也是母親對女兒進行教育的一種形式,如:“離開娘家進婆門,端菜送水要孝敬。做妻要做賢惠妻,侍候丈夫要盡心。妯娌人多嘴要緊,留心別人家評論。起早貪黑勤持家,早日生下胖兒孫”(《中國民間文學集成·余杭縣卷》)。此外,在新娘由喜娘牽著告別親人時,新娘還要見誰唱謝誰的歌,例如:“爹娘養兒多苦辛,出嫁還要討錢銀。難為哥哥也費心,從小都是你照應。難舍嫂嫂一片心,繡花扎朵你指引。”
陪嫁品。吳越地區和其他地區一樣,女兒出嫁時要準備很多日用陪嫁品。在眾多的陪嫁習俗中,紹興地區的送酒最有趣。在“黃酒之鄉”的紹興有一風俗,女兒出世后,要釀酒數壇埋入地下,待女兒出嫁時,作為陪嫁品,以宴請親朋。此酒稱“女兒紅”。因裝此酒的酒壇常以彩繪、雕塑裝飾,也稱“花雕”。
唱求吉歌。吳越習俗,婚禮必在傍晚舉行。用轎或船將新娘迎到后,由新郎的大舅舅把新娘背到中堂坐下。此時,外面鞭炮齊鳴,鼓樂喧天;里面由喜娘給新娘洗一把臉,吃幾只湯圓。稍頃,新郎由人領著,手持蠟燭走下樓,來到新娘邊旁,主婚者開始進行拜堂成親禮。簡單者行三拜禮,一拜天地,二拜父母,夫妻對拜。復雜些的婚禮,要唱儀式歌。如江蘇丹徒縣《新婚儀式歌》中,有《敬天地酒》:“此酒斟來喜連連,小子虔誠先敬天;時沾雨露恩非淺,風調雨順樂安然。此酒斟來笑嘻嘻,小子虔誠后敬地;太平世界人民廣,國泰民安家又齊。”《新郎新娘拜和合》則曰:“紅燭開花喜連連,我叫新郎新娘拜天地,牽牛織女來相會,一對和合似神仙。”飲交杯酒時,無錫地區則唱道:“一斟酒,百年夫妻到白頭;二斟酒,福祿長壽共千秋;三斟酒,子孫滿堂盡封侯。”拜堂禮后,新娘由新郎牽著進洞房。入洞房講究在地上鋪麻袋,麻袋一般有五條。新人走過一條,喜娘立即移置前面,一條接一條,直到洞房門口,稱“傳袋”,意為“傳宗(棕)接代(袋)”。傳袋時,也要唱儀式歌,杭州臨安《結婚傳代歌》曰:“一袋傳一袋,新新娘子腳踏鳳凰袋,新新娘子新新郎,一雙金花插在百子堂!百子堂上出貴子,貴子之中出了狀元郎! 一代傳二代,找架麒麟送子袋;張仙送子到堂上,代代兒孫盡奇才! 二代傳三代,魁星提筆點元來!名標金榜上,福祿一齊來! 三代傳四代,天官賜福把門開;門前流水長長在,祝愿君王萬萬載! 四代傳五代,五子登科一齊來;兒孫個個高官做,個個兒孫俱全才!”
最有特色的是浙江臺州市的“洞房經”。這是吳越地區相當特別的一種婚禮文化。一般由“念儐相”和唱“洞房經”構成。“念儐相”,這是在行拜堂禮時進行的。所謂“念”,即吟唱。和吳越其他地區不同的是,它是由儐相來唱的,不是由司儀或喜娘之類人唱的。儐相座前擺八仙桌一張,上點三炷香,燃一對紅燭。成堂禮由請新人,請新郎,拜天地,拜龍王,拜家堂,拜祖宗,新郎、新人整位,交杯酒,對頭拜、拜雙親、長輩,拜媒人,拜廚官,拜舍,拜四親六眷,送龍王,進洞房共十六個儀式組成。每行一儀,儐相念唱一首歌,新郎新娘雙雙出場叩頭或點頭一次。每一儀式皆有歌,如《拜雙親》曰:“水有源頭樹有根,要拜爹娘養育恩。新郎新人齊齊拜,祝愿爹娘福壽增。”念儐相后,開宴。宴畢,“賀新房”,唱一些喜慶祥瑞之詞,以示祝賀。新人需有紅雞蛋等謝物。有一首《望新婦》,共四百六十三行,把新婦及新房中一切,均作了夸張式渲染。賀新房后,行洞房儀,唱洞房經。洞房經由新郎選定的洞房客傳唱,人數由六至十人組成。整個儀式過程很長,有拜父母親及下樓梯等四十六個儀式組成。對唱相當熱鬧,不亞于劉三姐對山歌。對唱時,洞房客無凳子,而其余的賓客“廚下倌”則可以坐著,故“討凳頭”儀式尤其熱鬧。如洞房客唱,“我班朋友真慌忙,未帶凳頭進洞房。相勞廚下叔幫一幫,請送凳頭進洞房”。廚下倌對曰:“培植樹木要封山,禁止山區樹亂砍。建設用樹也難辦,哪有木料做凳板。無凳到你洞房間,只好請你倚一倚。”如此討拒,往往要反復十多次。由于存在大量的對歌,婚禮往往要拖到天亮。最后,洞房客手提龍燈柄,新郎新娘兩手各抱著一盞龍燈,唱“抱龍燈大團圓”、“撒炒米”、“出洞房”歌,洞房客邊唱邊倒退出洞房,并將門關上,親友們各自散去。
上一篇:臺灣文化·臺灣土著民族及其民情風俗·婚俗
下一篇:齊魯文化·從“百家爭鳴”到儒術“獨尊”·孔子講學與儒學創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