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化·特色鮮明的戲曲藝術·生動有趣的皖南花鼓戲
皖南花鼓戲是流傳在安徽南部的宣城、廣德、郎溪、寧國等地的一種地方戲,其成長、發(fā)展過程可以分為“玩彩燈”、“打五件”、“地攤子”和“四季班”四個階段。
花鼓戲的唱腔,分主腔和花腔兩類。主腔有淘腔、北扭子、四平、悲腔,稱四大主腔;花腔多是民間小調(diào)和燈曲。無論是主腔還是花腔,都使用幫腔。傳統(tǒng)伴奏只用鑼鼓等打擊樂器,后又增加了管弦樂器。表演時多用白扇子、紅手巾、彩色腰帶等道具,邊歌邊舞。表演程式有挑竹簾、理花、摸劉海、理衣襟等,通稱二十四摸。表演方法上講究文演、武演、熱演、冷演,文演細膩優(yōu)美,武演潑辣火爆,熱演風趣活潑,冷演沉著穩(wěn)健。有傳統(tǒng)劇目大戲四十余本,小戲一百余個。
上一篇:甘肅文化·燦爛的甘肅遠古文化·甘肅猿類化石
下一篇:江西文化·魚米之鄉(xiāng),物美資豐—江西物產(chǎn)資源·礦產(chǎn)資源富甲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