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文化·大放異彩的少數民族文學·哈薩克族近代詩人阿拜
阿拜·庫南拜(1845—1904),是近代哈薩克族杰出的作家,著名的詩人,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他出生于中亞成吉斯汗山區托布克泰部落,父親庫南拜是該部落的首領。成吉斯汗山區一千多年來一直是中國西域的土地,1718年被沙俄侵占。阿拜童年時代在阿吾勒(游牧村落)讀書,后去賽麥州讀過三年宗教學校。十三歲時,他遵照父命,輟學參與管理部落事務。但他仍利用一切時間奮發讀書。在此期間,他在學好哈薩克族固有文化的同時,還先后掌握了阿拉伯文、波斯文和俄文,閱讀了大量文學著作,大大豐富了他的知識,形成了他自己的世界觀。他決心通過文學創作來揭露社會矛盾,抨擊社會弊病,喚醒哈薩克民眾。正如他自己詩中所表述的那樣:“我的方向——讓詩的語言更加精練,我要用詩的清泉灌溉人們的心田,絕不為個人消遣去揮舞筆墨,只為了勉勵那些上進的青年。”他一生以純潔精練的語言和現實主義手法創作了大量詩歌,其中有《馬赫蘇特》《伊斯坎德爾》《艾孜木》三部長詩。他還著有散文集《阿克利亞》。
阿拜的詩歌句句閃爍著強烈的愛國愛民思想的光輝。他在詩中對窮苦勞動人民寄予了無比的同情,對社會上一切黑暗和不合理現象給予了無情的揭露。如《我當了部落頭人》一詩,辛辣的嘲諷和鞭撻躍然紙上:“為了當上部落頭人,我幾乎把財產全部耗盡。整個部落里沒有剩下,一塊氈墊,一縷馬鬃。對上司我像馬一樣馴服,對下面的哀號我充耳不聞。”阿拜還有許多詩歌是勸喻人民加強團結的。如《假如你心中有智慧之光》,用獨具民族特色的形象語言,闡述了團結的益處:“團結一致的人民,像廣袤草原中的湖泊。當清風徐徐吹過,鮮花就在湖邊盛開。好像有那百條小溪,涓涓地注入湖泊。湖邊成群的牲畜,都吃得膘肥體壯。”
阿拜的詩歌思路寬闊,反映了當時哈薩克草原現實生活的各個方面,被稱為19世紀“哈薩克生活的一面鏡子”。他在創作實踐中,創造和發展了哈薩克詩歌的新形式、新體裁,為哈薩克詩歌創作開辟了一條新路,為后世哈薩克詩歌的發展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他的作品已譯成英、法、俄、土耳其等多種文字、得到了很高的評價。在中國,除哈薩克文本外,他的三部長詩和節選的詩歌已譯成漢文。
上一篇:天山文化·源遠流長的古今音樂舞蹈·哈薩克族的阿肯對唱
下一篇:貴州文化·從夜郎國談起—貴州的疆域沿革·唐、宋的“羈糜”政策與“貴州”的名稱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