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非洲的探險家
大衛·利文斯敦(1813~1873)是蘇格蘭傳教士、探險家。1841年他第一次去非洲,希望把非洲人改變成基督教信徒。他從一個村莊到另一個村莊,探察了這個大陸的大部分地區。1849年,他穿過非洲西南部卡拉哈里沙漠,到達恩加米湖。1851年,他偶然發現了贊比西河。沿著這條河,1855年他發現了位于津巴布韋和贊比亞邊界之間的維多利亞瀑布。他的《南非傳教旅行考察記》1857年出版后,更使他名聲大振。
利文斯敦于1813年3月3日出生于蘇格蘭中部的拉納克郡布蘭太爾村。父親是個小茶葉販子,六個孩子中利文斯敦排行老二。
大衛·利文斯敦勤奮好學,獲得了醫學和神學的博士學位。經過倫敦傳教士學會的培訓以后,他于1840年乘船來到南非開普敦,要到非洲內地和傳教士莫法特一起工作。
他從開普敦出發,到了博茨瓦納,這是他第一次探險。
這位后來成為大旅行家的大衛·利文斯敦醫生經過第一次探險,回到南非北部的庫魯曼以后,和傳教士莫法特的女兒結了婚。
四年以后,他定居于庫魯曼以北225英里的博茨瓦納的科羅朋,在那里傳教。
1849年,他們夫妻倆帶著三個孩子,和兩個朋友奧斯威爾、繆雷先生離開了科羅朋。是年8月份,利文斯敦首次發現恩加米湖。后來,他們沿著蘇加河,又回到了科羅朋。
因為土著人的反對,利文斯敦醫生在這次旅行中沒能越過恩加米湖。
第二次,他還是沒有成功。
第三次,他成功地渡過了恩加米湖。北上的路上,他帶著全家人和朋友奧斯威爾,戰勝了缺糧斷水等等數不清的艱難困苦,冒著孩子隨時可能死在路上的危險,最后到達了贊比亞河的支流潮北河岸邊——馬科洛洛族人聚居的地方。馬科洛洛族的老酋長賽比團尼在里年蒂鎮接待了他們。
1851年6月下旬,利文斯敦發現了贊比西河。然后他重返開普敦,把妻子和孩子送回了英國。
他這么做,是為了一個人去進行下一次探險,他下定了視死如歸的決心。
他要從開普敦出發,由南向西北,斜向穿過非洲大陸,一直到安哥拉的羅安達港口。
1852年6月3日,利文斯敦帶著幾個非洲土著人出發了。
他們到了庫魯曼,沿著卡拉哈里沙漠,于12月31日進入里圖巴魯巴地區。
5月23日到達里年蒂鎮,馬科洛洛族的老酋長賽比團尼的兒子,年輕的酋長在鎮上為他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
在里年蒂鎮,利文斯敦醫生得了很重的寒熱病,不能繼續走了。他利用這個機會,全力以赴地考察研究了當地的風俗習慣,這次考察使他第一次深刻地認識到販賣黑奴在非洲造成的災難之可怕!
1個月之后,他沿著潮北河順流東下到達贊比西河,沿河西上行進入納尼埃萊地區。
他制定了沿著贊比西河上行,直到葡屬殖民地安哥拉西海岸的計劃。
他重新回到離開已經9年的里年蒂鎮,為下一次探險做準備。1853年11月11日,利文斯敦醫生帶著27名馬科洛洛族人,從里年蒂鎮出發,于12月27日回到了里巴河口,沿贊比西河上行,到達巴隆達部族聚居區。
這兒是由東向西流的馬孔多河流進贊比西河的河口。利文斯敦醫生是第一個到達這里的白人。
1854年1月24日,利文斯敦走進了巴隆達部族最強大的土著王辛泰的宮殿,受到辛泰的歡迎。
1月26日渡過里巴河,到達卡蒂馬土著王的領地。
2月20日,他們到了扎伊爾西南部的迪洛洛湖邊,就在岸邊宿了營。
從此開始,旅途變得極為坎坷:沿途的土著人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要求,還有些部落襲擊了他們,隨行的土著人中有人叛變,一系列的危險都幾乎危及生命。
可利文斯敦醫生堅持了下來。
4月4日,他抵達寬果河邊。這條寬寬的大河,是葡屬安哥拉的邊界線,向北流向扎伊爾,進入開賽河。
6天以后,利文斯敦醫生到達卡松加。
5月31日,他到了羅安達港口。
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有記載的從南非斜穿過整個非洲大陸到達非洲西海岸的旅行,歷時2年。
1854年9月24日,大衛·利文斯敦離開了羅安達,沿著曾經讓迪克·桑德一行人歷經磨難的寬扎河右岸,到達倫格奔古河交叉處,沿途碰見很多押送黑奴的“沙漠商隊”。
利文斯敦醫生于1856年2月20日從卡松加出發,渡過寬果河,到達贊比西河上游的卡瓦瓦鎮。
6月8日他又回到了迪洛洛城,又見到了土著王辛泰。
爾后,他沿贊比西河南下,重新回到他于1853年11月11日出發的探險基地里年蒂鎮。
利文斯敦醫生準備進行探險的第二大工程,是去非洲的東海岸。這將使他最后完成從非洲西海岸到東海岸的全部考察工作。
參觀過“煙霧彌漫雷聲隆隆”的維多利亞瀑布之后,利文斯敦醫生離開了贊比西河向西北方向前進,穿過巴托卡族聚居區。
當地的土著人吸食大麻成癮,形狀呆傻。利文斯敦訪問了當地最有勢力的酋長賽馬蘭卜埃,渡過了盧薩卜南部的卡富埃河,又沿著贊比西河下行,訪問了土著王穆布魯馬,參觀了尊博城的廢墟,這廢墟是葡萄牙人的古城。
1856年3月2日,利文斯敦醫生到達贊比西河下游的重鎮泰特。
這就是他探險的第二大工程的主要路程。
4月22日,利文斯敦醫生離開了這座當年也非常繁華的碼頭城市,向贊比西河右岸三角洲下行,5月20日到達出??诳死R內港,至此,從1852年6月3日至1856年5月20日,他自開普敦出發到這時已經4年了。
7月12日,利文斯敦醫生乘船前往毛里求斯,爾后回到闊別16年的故鄉英國。
巴黎地理學會為利文斯敦醫生頒發了獎金,倫敦地理學會也為他頒發了大獎章,舉行了盛大的招待會。
這位紅極一時的旅行家可以說擁有了他想有的一切。
可大衛·利文斯敦醫生卻還不想停下腳步。
1858年3月1日,他帶著比丁費爾德上尉、奇爾克和梅勒爾醫生、托恩頓和柏恩斯先生以及利文斯敦的弟弟查理·利文斯頓,又出發去了南非。
5月份他們到了莫桑比克海岸,他們要去考察贊比西河盆地的情況。
這次旅行,他們七個人沒能都活著回來。
他們乘一艘名為“馬洛泊爾”的小汽艇沿贊比西河上行,于9月8日抵達泰特。
1859年1月他們考察了贊比西河赤勒河的下游和上游西岸一帶。4月考察了奇爾瓦湖,訪問了芒剛甲族聚居區。9月10日發現了尼亞薩湖,然后沿贊比西河西上,于1860年8月9日回到維多利亞瀑布城。
1861年1月31日,英國天主教派駐南非的主教麥肯西率領他的幾個傳教士到達贊比西河???。3月份利文斯敦考察魯伍馬河,沿河上行,9月又回到了尼亞薩湖,在那兒他們一直住到10月底。
1862年1月30日,利文斯敦夫人乘一艘叫做“尼亞薩夫人”號的汽船到達非洲。
在這次探險途中,麥肯西主教和隨行人員中的一個傳教士由于當地惡劣的氣候而病故;利文斯敦夫人也在丈夫的懷抱中長眠了。
5月份,利文斯敦第二次考察莫馬河。11月底他又回到贊比西河,再沿赤勒河上行。1863年4月同行的托恩頓先生病故,利文斯敦醫生把他的兄弟查理·利文斯敦和奇爾克醫生送回歐洲。
11月10日,他第三次考察尼亞薩湖,完成了這一地區的地形考察記錄。
3個月以后,他又回到贊比西河??冢浬=o巴爾,于1864年7月20日回到了離別五載的倫敦,在倫敦發表了《贊比西河及其上游各支流考察記》。
1866年1月28日,利文斯敦醫生重返桑給巴爾,開始了他第四次探險。
這次,他只帶了幾名腳夫和黑人伙計,一路上他目睹了黑奴貿易給這一地區造成的恐怖。8月8日他們到達了尼亞薩湖岸邊的馬卡洛杰鎮。
這段時間內利文斯敦考察了從尼亞薩湖到坦噶尼克湖之間的地區。
12月10日,在土著向導的帶領下,他渡過了盧安爪河。
1867年4月2日,利文斯敦醫生發現了班韋烏盧湖。他在此地得了重病,幾經生死。8月30日,病情剛有好轉,他就趕到姆韋魯湖,考察這小湖北岸的情況。爾后回到卡申貝城,住了40天,在這段時間中,他又兩次到姆韋魯湖進行考察。
他的旅行過程,似乎只是些日子和地名,可其中的艱辛卻是鮮為人知的。
經歷這些后,利文斯敦的身體虛弱到了極點。自1869年1月7日開始,他再也不能動了,只好讓別人抬著走。
2月份到達坦噶尼喀湖的烏季季鎮,在那兒他得到了加爾各答東印度公司寄來的一些支援他探險旅行的物品。
當時,利文斯敦醫生心里只有一個念頭,就是要沿著坦噶尼喀湖北上,一直到尼羅湖的發源地或者是尼羅河盆地。
9月21日,他到達了邦巴勒鎮,這是有吃人肉習俗的馬尼野馬部族聚居區的一個小鎮,然后他又到了盧阿拉巴河岸。
利文斯敦醫生在盧阿拉巴河東岸卡松戈以北的馬莫埃拉病了80天,身邊只有三個仆人。
1871年7月21日,他終于又動身前往坦噶尼喀湖,直到10月23日才到達烏季季鎮,這時他瘦得只剩一把骨頭了。
這時,人們已經很長時間沒有他的消息了。在歐洲,很多人懷疑他已不在世上。他自己也曾絕望過,以為自己絕對不會得救了。
他回到烏季季鎮11天之后,11月3日,他聽見距湖岸1/4英里的地方響起了槍聲,利文斯敦趕到了槍響的地方。
站在他面前的是一個白人。
“利文斯敦醫生,我沒猜錯吧?”
“是我?!彼蜕频匦χ?,摘下了帽子。
他們的手緊緊地握在了一起。
“感謝上帝,感謝上帝,我能在這兒遇見你!”
“非常榮幸,在此歡迎你的到來!”
這個白人就是美國人斯坦利,《紐約先驅報》的記者。他這是受報社經理班奈特先生所托,專門來非洲尋找大衛·利文斯敦醫生的。
他們馬上成了好朋友,并一起去考察了坦噶尼喀湖北部地區的情況。
他們坐船一直到麥加拉角,經過一次仔細考察以后,他們發現,這個大湖通向盧阿拉巴河的一條上游支流,就是它的溢洪道。這也是喀麥隆和斯坦利本人在幾年以后作出的肯定結論。
12月12日,利文斯敦醫生和他的朋友斯坦利又回到了烏季季鎮。
12月27日,經8天航行,利溫斯頓和斯坦利到達了盧林巴,2月23日到達了庫伊哈拉。
3月12日是兩位旅行家分手的日子。
利文斯敦醫生說:“你已經完成前人極少能干出來的事業。你取得的成就已經遠遠超過了很多大旅行家。”
“十分感謝你,我的朋友,愿上帝引導你前進,上帝保佑!”
斯坦利緊緊地握著利文斯敦的手回答道:“親愛的醫生,上帝保佑,你會安然無恙地回到我們中間?!?/p>
說罷,斯坦利松開手扭過了頭去,他不愿意讓利文斯敦醫生看到自己的眼淚。
斯坦利走了,1872年7月12日,他到達法國的馬賽。
利文斯敦準備再次開始自己的旅行和考察。他在庫伊哈拉休養了5個月之后,于8月25日向坦噶尼喀湖南部進發。
跟隨他的有黑人仆人蘇齊·舒馬和阿莫達、佳科·溫瑞特,以及另外兩個仆人。斯坦利給了他56名土著護從,也一起跟隨著他。
1個月以后,利文斯敦的旅行小隊抵達姆拉,在姆拉的旅途中,一行人遭遇了風暴。
風暴結束,下起了大雨,在舌蠅叮咬下,馬匹相繼病倒死亡。
1873年7月24日,到達齊屯庫艾。繼而他們向齊坦博村前進。
在考察過坦噶尼喀南部以后,他們穿過羅安達山區,去考察西部那些外人未至的地方。
再從那兒去安哥拉,考察販奴活動猖獗的地區,一直要到卡索塔,這條路線是既定的,利文斯敦醫生不會改變。
7月29日,利文斯敦是躺在一副擔架上被抬進班韋烏魯湖南岸的村莊齊坦博的。
30日深夜,他在劇烈的疼痛中斷斷續續地呻吟著。其間,他還疼痛得暈死了過去。
1個小時后,他醒過來,呼喚仆人蘇齊給他拿點藥來,然后有氣無力地說:“好了,你去吧?!?/p>
凌晨4時,蘇齊和另外5個護從走進醫生的茅屋。
他們看見大衛·利文斯敦雙手扶著床邊,跪在地上,額頭伏在兩只手上,似乎是在祈禱,蘇齊用手摸了一下醫生的額頭:已經冰涼了。
這位非洲探險史上最偉大的人物——維多利亞瀑布和馬拉維湖的發現者,就這樣與世長辭了。他的非洲朋友取出了他的心臟并把它埋在非洲,然后把尸體運到1600千米遠的海岸邊,從那兒送回英格蘭,安葬在威斯敏斯特·阿比。
上一篇:真正澳大利亞的發現
下一篇:荷蘭人對印度尼西亞的首次探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