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力分散·被各個擊破
南北朝時期,北魏泰常7年(422年),北魏侵奪劉宋滑臺、虎牢、洛陽、許昌等河南戰略要地。劉宋政權經過數年準備后,于劉宋元嘉七年(430年)春派兵北伐,宋文帝劉義隆的軍事部署是:右將軍劉彥之率水軍五萬經淮水、泗水入黃河,沿河西上,收復黃河南岸要地;驍騎將軍段宏率精騎八千,豫州刺史劉德武率軍一萬,前后呼應,直搗虎牢(今河南滎陽汜水鎮);尹沖伺機收復洛陽;胡藩守廣陵(今揚州市);后將軍、長沙王劉義欣率軍三萬鎮守彭城(今江蘇徐州)策應諸軍,以為后援。北魏太武帝拓跋燾迅速在邊境集結重兵,但并不想立即與劉宋軍決戰,而是以拖延戰術,試圖捱到秋季河水結冰、土凍地硬利己方步騎配合作戰而不利于劉宋水軍時再攻擊劉宋軍隊,固此,戰爭初期,北魏放棄了虎牢等一些軍事要塞。此舉不僅是緩兵之計,且是驕兵之計,北宋將領果然一片歡騰,以輕松奪回一些河南重鎮為幸事。到了秋10月,北魏軍開始反攻,冠軍將軍安頡攻金墉,宋軍守將姚聳夫、杜驥棄城而逃。魏龍驤將軍陸俟攻虎牢,宋將尹沖等投降。率領主力部隊的劉彥之見虎牢、洛陽等先后陷落,魏軍兵鋒甚銳,心生恐懼,遂罷兵后退。退兵之時,竟盡焚舟船,徒步退回彭城。劉彥之一撤,其它各部孤立無援,也紛紛后撤,宋文帝得訊大怒,治劉彥之等不戰而退之罪,并派檀道濟馳援劉彥之,檀部與魏軍作戰數十次,雖勝多負少,但終因孤軍奮戰,被敵軍燒輜重、斷補給,困守于歷城(在今山東),次年2月,堅守滑臺(今河東滑臺縣東舊滑縣)數月之久的宋將朱修之,彈盡糧絕,孤立無援而城池被迫,檀道濟部亦因糧盡而棄歷城南歸。劉宋收復河南的計劃終成泡影。
劉宋軍有謀北方,順利收復虎牢、洛陽等重鎮,所面臨選擇有二條路,一是鞏固所得地區,乘勝渡河北方,深入北魏腹地作戰,不給敵以喘息之機;一是迅速部署已得之地的防護措施,互相支援,不給敵以可乘之機。然而守軍城防不固,時機盡失,待敵軍來攻時,又支援不利,終至被各個擊破,功敗垂成。
上一篇:兵力分散·由勝而敗
下一篇:兵力分散陷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