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宗教文化·德
道教教義的核心之一。“德”原為中國哲學的范疇。“德”與“得”通,學“道”得“道”是謂有德。道教因襲了《老子》中關于凡是符合道的準則即為有德的思想,并進行衍化和增飾。張陵所著《老子想爾注》說:“舉事與德合”,德就可以“得之”。《道德經》則宣稱:根據“道”的準則,“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邦,其德乃豐,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道教主張人人皆修道德。提倡把“德”與個人修煉結合起來,以道治身,“使道與生相守,生與道相保,二者不可相離”。“神與道合,謂之得道”。并認為人人都可修煉成仙,以此為依據,提出一系列修煉成仙的方法,即各種道功和道術,鼓勵眾生修煉成仙。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地理文化·微山島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政治文化·德先生和賽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