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抵抗主義與“九·一八”事變
1931年9月18日夜晚,日本關東軍炸毀了沈陽北郊柳條湖附近南滿鐵路的一段路軌,誣稱為中國軍隊破壞,當夜開始軍事行動,炮轟北大營和沈陽城,這就是“九一八事變”。緊接著日軍就輕而易舉地占領了整個東北。
早在九一八事變以前,日本便不斷挑起事,制造武裝侵我國東北的借口。1931年7月,日本在吉林長春市北郊的萬寶山制造了屠殺中國農民和挑拔民族關系的“萬寶山事件”。8月,又利用日本軍官中村非法潛入大興安嶺地區進行間諜活動,被中國駐軍抓獲處死的“中村事件?!贝罅渴聦嵄砻?,日本帝國主義在中國東北發動侵略戰爭的跡象已十明顯,而蔣介石及其政府卻視而不見,置若罔聞,忙于派系斗爭和“剿共”內戰。當東北當局派人請示辦法時,蔣介石唯一的指示是“遇事要退讓,軍事上要避免沖突,外交上要采取拖延方針”。9月18日夜里,東北駐軍以十萬火急的電報,請示對策,蔣介石仍說:“日軍此舉不過尋常尋釁性質,為免除事件擴大,絕對抱不抵抗主義”,“繳械則任其繳械,入占營房即聽其侵入”。致使日軍兵不血刃地占領了沈陽。
事變發生后,全國人民同仇敵愾,紛紛要求蔣介石出兵東北。然而蔣介石在9月21日國民黨軍政要人會議上卻決定:“對外避免擴大戰爭,經由向國際聯盟的申訴,獲得公平的斷處?!?2日在國民黨南京市黨員大會上,蔣介石發表政策演說:“此刻必須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對強權,以和平對野蠻,忍痛含憤,暫取逆來順受之態度,以謀國際公理之制斷”。可見,事變發生后,蔣介石仍抱定不抵抗主義,并幻想依靠“國聯”解決。
日本帝國主義看透了蔣介石的不抵抗主義,九一八事變后,又開始向中國內地進犯。1932年1月,日本制造了“一·二八”事變,向上海發動進攻。3月,在東北策劃成立傀儡政權“滿洲國”。1933年1月占領山海關,3月占領熱河,既而占領長城各口。一九三五年制造華北事變,妄想把華北變成第二個“滿洲國”。1937年發動“七七事變”,進一步全面進攻中國??梢?,蔣介石的不抵抗主義,起了引狼入室的作用。
“九·一八”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武裝侵略中國戰爭的開始;由于蔣介石的不抵抗主義,使中國人民蒙受了空前的浩劫和災難。
上一篇:不應忘記的名字
下一篇:不被尊重的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