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反感樂曲亂加標題
“鋼琴詩人”肖邦最反對用文字來解釋他的作品。然而。偏偏有人愿意給他的作品加上莫名其妙的標題或說明。倫敦樂譜出版商威塞爾(1797—1885)為了使出版物引人注目,便于暢銷,常給肖邦的作品加上想入非非的標題。以下就是他加的標題:《C小調回旋曲》(作品1)標題為“告別華沙”;《bB大調變奏曲》(作品2)標題為“向莫扎特致敬”;《引子和波洛涅茲》(作品3)標題為“快樂”;《馬祖興風格回旋曲》(作品5)標題為“波西阿娜”;《三首夜曲》(作品9)標作“塞納河流水潺潺”;另外《三首夜曲》(作品15)標題為“西風”;《bE大調圓舞曲》(作品18)標題為“邀舞”;《波萊羅舞曲》(作品19)標題為“安達盧西亞回憶”;《b小調諧謔曲》(作品20)標題為“地獄里的宴會”;《第一敘事曲》(作品23)標題為“無詞敘事詩”《兩首夜曲》(作品27)標題為“哀怨”;《bb小調諧謔曲》(作品31)標題為“冥想”;另外《兩首夜曲》(作品32)標題為“悲嘆和安慰”;另外《兩首夜曲》(作品37)標題為“嘆息”;《兩首波洛涅茲》(作品40)標作“寵物”,《馬祖卡舞曲》則統稱為“波蘭回憶”。肖邦對他的作品亂加標題十分憤慨,1841年肖邦寫給朋友豐塔那的一封信中說:“至于威塞爾,他是一個蠢才和騙子。你寫信給他時愛怎么說就怎么說吧……如果他老是因我的作品而賠錢,那是由于他不照我的意見,而給它們加上愚蠢的標題所致。從我心靈里發出的聲音,教我不能再送給他任何作品讓他去加上這些名稱。你對他的話可以盡量講得尖銳些?!?/p>
對于自己的作品,肖邦說:“讓人們去猜吧?!辈灰阎饔^的臆想強加給聽眾,讓音樂本身去感染,這是肖邦的信念。
由于音樂使用材料的特殊,造成音樂審美的特殊。抒發感情、寄托意志是音樂的長處,而描述事物、講述情節則是音樂的短處。除了特定的“標題音樂”外,給無標題音樂亂加標題,只能束縛人們審美想象,是弄巧成拙、畫蛇添足的愚蠢之舉。
上一篇:肖洛霍夫蒙受六十年冤屈
下一篇:荀彧的才與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