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牢之戰(60年7月~61年5月)
唐武德三年(620年)七月至四年五月,在唐初統一戰爭中,秦王李世民率軍于洛陽、虎牢(今河南滎陽汜水鎮西)地區,各個擊破鄭帝王世充、夏王竇建德軍的重要作戰。
唐滅劉武周后,唐高祖李淵為統一天下,于武德三年七月命李世民率軍東征割據洛陽的王世充。王世充急從各州鎮調選驍勇至洛陽,分守堅城;又暗中聯絡突厥,求突厥出兵,牽制唐軍。
唐軍東至新安后,李世民遣陜州道行軍總管羅士信率前軍進圍慈澗(今河南洛陽西),自率步騎5萬繼至。王世充被迫棄慈澗退守洛陽。鑒于洛陽城堅,重兵守備,李世民以斷援圍城之策,待機攻城。至四年二月,經7個月外圍作戰,唐軍先后攻占龍門、回洛城、轘轅(今河南登封西北)、洛口等要地以及虎牢至洛陽糧道,計退浚儀(今河南開封)東道援兵,切斷了洛陽的外向聯系。
唐軍圍攻洛陽,旬余不克,將卒疲憊,總管劉弘基等請求班師,李淵也密令撤兵。李世民力排眾議,并派人說服李淵。唐軍繼續圍困洛陽,城中糧盡。王世充不斷遣使向竇建德求救。竇建德根據中書舍人劉彬建議,恐唐滅鄭后危及自己,決定實行聯鄭抗唐,待機滅鄭,進而奪取天下之策,于三月率軍10余萬西援洛陽。在此嚴重形勢下,李世民采納宋州刺史郭孝恪等人建議,決定中分麾下,以齊王李元吉、將軍屈突通等繼續圍困洛陽,自率步騎驍勇3,500人為前鋒,搶占虎牢要地,阻遏竇軍西進。竇軍與唐軍相持月余,交戰失利,竇建德欲乘唐軍草料將盡,牧馬河北之機襲擊虎牢。李世民遂將計就計,于五月初一牧馬千余匹于河渚,以誘竇軍。次日,竇軍果然全部自板渚(今滎陽北黃河南岸)西出,布陣而進。李世民按兵不動,調回馬群,待竇軍士卒饑疲欲退,陣形不整時,帶領精銳將卒直突竇軍陣后,竇軍大潰。李世民率軍追擊15千米,斬3,000余人,俘竇建德及其以下5萬人。李世民回師洛陽,王世充被迫于初九率部2,000余人出降。
此戰,李世民審時度勢,圍城打援,避銳擊惰,奇兵突襲,一舉兩克,為唐朝統一大業奠定了基礎。
唐代彩繪釉陶武官俑
昭陵六駿。636年,唐太宗李世民為紀念自己在統一戰爭中騎過的6匹戰馬所立下的戰功,詔令將6匹戰馬制成浮雕,置于昭陵北司馬門內東西兩側,是為“昭陵六駿”。
昭陵六駿之一 青騅
昭陵六駿之二 什伐赤
昭陵六駿之三 特勒驃
昭陵六駿之四 颯露紫
昭陵六駿之五 拳毛
昭陵六駿之六 白蹄烏
上一篇:《秦朝形勢(公元前1年)》真實記錄與故事
下一篇:《西夏與金之戰(11~1年)》真實記錄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