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法興刁難祖沖之
祖沖之(429—500)是南北朝時期南朝偉大的數學家、天文學家和機械發明家。他在研究歷法時,發現前代歷法《元嘉歷》誤差較大,日月所在的位置差了三度,冬至和夏至的日影都推前一天,推算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出沒,有的竟和實際差40天。于是,他精研推算,創制了新歷法《大明歷》。在《大明歷》中,祖沖之主要進行了兩項大的改革,一是考慮了歲差影響。祖沖之證實歲差存在,《大明歷》首先在制歷時考慮歲差(45年11月差10),這是我國歷法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二是修改閏法。東漢以前的歷法,為了調節陰歷和陽歷每年日數的不同,均用19年7閏的辦法。三國以后,雖然觀測更為精密,但多數天文學家墨守陳規,沿襲舊法。祖沖之發現,依據歷法,每二百年要差一天。因此,為使歷法精確,他采用391年加144個閏月的新閏法。這個數據比其它歷法的閏月都要精確。
公元462年,祖沖之請求宋孝武帝劉駿頒行《大明歷》。劉駿有個寵臣叫戴法興,思想保守,自以為學識淵博,對祖沖之百般刁難和攻擊,祖沖之根據他的淵博的學識和實踐線驗,批駁了戴法興的一系列空話的謊言。戴法興理屈詞窮,蠻橫地說:歷法是古代傳下來的,不能改動。改動了就是褻瀆上天,叛祖離道。神沖之據理力爭,義正詞嚴地說:你如果有事實根據,盡管擺出來。空話是嚇不倒我的。戴法興被駁得啞口無言。但是,大臣們懾于戴法興的權勢,《大明歷》還是沒有通過。后來,到梁天監時代(502—519),祖沖之之子祖暅之,把《大明歷》送交史官,經過考驗,知比舊歷精確,才上報皇帝,予以施行。
真理和謬誤是相比較而存在、相斗爭而發展的,一個新的科學真理的被確定,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它要求科技工作者要有頑強地堅持真理的斗爭精神。
上一篇:成方遂冒充太子
下一篇:房琯泥古兵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