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
生卒年不詳,戰國時秦國軍事謀略人物。又名公孫起,秦國(今陜西眉縣人東)人。他生活的年代是在商鞅變法之后,秦國日益強勝時期。秦昭王時,加快了兼并六國的步伐。秦昭王十三年(前294),秦王派白起率軍進攻韓國,迅速占領了韓國的武始(今河北省武安縣南)、新城(今河南密縣東南),由于魏國受到威脅,于是韓、魏結成聯軍,共同抵御秦國。第二年雙方軍隊在伊闕(今河南洛陽龍門)展開激戰。白起集中優勢兵力,出其不意地分割包圍韓、魏聯軍,斬首二十四萬,俘虜韓將公孫喜,攻占了伊闕五座城池,獲得大勝。他被擢升為國尉。秦昭王15年(前292),他又率軍攻占了魏的垣(今山西垣曲縣東南)。由于屢立戰功,被提升為大良造,此后,他率軍攻占了韓國的宛(今河南南陽)。韓、魏兩國被迫向秦割地,以求茍安。秦昭王二十八年(前279),他率秦軍向楚大舉進攻,直取楚的別都鄢城鄢,距楚國都城郢(今湖北江陵北)很近,鄢城失守,郢將不保。為攻下鄢城,他命令士兵修筑埸堤,攔住西山谷水,積水為渠。然后,決堤放水,水吞鄢城。因攻楚立了大功,被封為武安君。秦國對韓國的“蠶食”直接威脅到趙國。趙國因有廉頗老將,成為秦攻趙國的障礙,便施以反間計,離間趙王與廉頗的關系,誘使趙王易將換人。趙王中計,換趙括為將,統帥40萬趙軍。白起采用佯裝敗退,巧設伏兵,分割包圍殲滅戰法。使趙軍斷糧46天,軍心渙散,毫無斗志。趙括突圍被亂箭射死。趙軍失統帥,全線瓦解,40萬趙軍全部投降。白起把投降40萬趙軍全部活埋,以震懾趙國軍民。白起為人精神強悍,善于用兵,有勇有謀,堪稱威震六國的常勝將軍。后因與范睢政見不合,激怒秦昭王,被逼自殺。
上一篇:用其所長,行其所能
下一篇:皇太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