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
清朝淮軍和北洋海軍創始人,近代軍事家、政治家、謀略家。字少荃,1823年出生于安徽合肥一個官僚家庭。1847年中進士,1850年授翰林院編修。太平天國運動爆發后,李鴻章于1858年2月隨同工部侍即呂賢荃回皖襄辦團練。因作戰有功,至1856年,先后賞加知府銜、記名道員和按察使銜。1859年1月,李鴻章為曾國藩襄辦軍務,成為曾的得力助手。曾選將練兵的實踐,對他也有很大影響。李鴻章一生的重要軍事、政治謀略活動有:(1)創建淮軍。1861年9月,曾國藩著李鴻章到皖北募勇。兩個月內,李鴻章召募團練武裝數營,于1862年2月帶至安慶,曾國藩為之定營制,又撥給汀湘軍數營,混編成了一支新的軍隊,號稱“淮軍”。這時,太平軍進攻上海,李鴻章遂率淮軍前去救援。李鴻章赴滬半載,淮軍迅速擴充到2萬多人,并裝備了洋槍、洋炮,是清軍中裝備最好的一支軍隊,后來又被用以鎮壓捻軍。(2)倡導學習西方技術,舉辦近代軍事工業。李鴻章除最早用西式武器裝備淮軍外,還創辦了一批近代軍事工業,是洋務運動的倡導者之一。1865年,李鴻章署理兩江總督,他在曾國藩的支持下,購得上海美人旗記鐵廠一座,與原來的兩個洋炮局合并,擴建為江南制造局。此外,李鴻章還興辦了一些為軍事服務的鐵路、電報等。(3)籌辦海防,組建北洋海軍。建立海軍,加強海防,是洋務派為實現軍事“自強”的一項重要內容。1875年5月,清廷命李鴻章督辦北洋海防事宜。李鴻章籌辦海防,著重海陸防,他認為,沿海設防“必須水陸相依,船艦與陸軍實為表里”。因此,必須盡快建立一支近代化的海軍。于是,李鴻章從英國訂購6艘炮艦和2般巡洋艦,加上原有的練船等,北洋海軍已擁有14艘船只,由提督丁汝昌統領北洋海軍。而后,李鴻章又利用海軍衙門整頓海防的名義,為北洋艦隊購進新艦13只,使北洋艦隊共擁有大小軍艦25艘,終于正式成軍。同時,還創立水師學堂,培養了大批軍事人才。因甲午戰爭中北洋水師全軍覆沒被解除了擔任長達25年之久的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的職務。
上一篇:李隆基
下一篇:杜魯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