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哲倫的代價
費爾南多·麥哲倫(Fernao de magalhaes,約1480—1521)生于葡萄牙一個騎士貴族家庭。1492年,麥哲倫成為王后的侍童。約在1496年,麥哲倫在葡萄牙國家航海事務廳工作。1505—1512和1513—1514年,分別在葡萄牙駐印度和摩洛哥的軍隊中服役,曾多次參加戰斗,多次負傷。因軍功被升為船長。麥哲倫忠于葡萄牙國王,反而遭誣陷,幾乎受審。
麥哲倫發現美洲“新大陸”后,麥哲倫曾于1515—1516年向葡萄牙國王曼努埃爾一世建議,探索向西航行到達摩鹿加群島(今馬魯古群島)的航路,遭到拒絕。這使麥哲倫大失所望。1517年,他遷居西班牙。1518年3月麥哲倫得到西班牙國王查理一世的支持與資助。1519年9月20日,麥哲倫奉命率領由五艘船、二百六十五名水手組成的遠洋探險隊,從西班牙的圣羅卡港啟航,開始環球航程。探險隊渡過大西洋,于11月29日到達巴西海岸,沿海岸南下,經南美圣路西亞灣(今里約熱內盧)。1520年10月,船隊在圣胡利安港,有三艘船爆發了反對麥哲倫的叛亂,被麥哲倫平息。因一艘船在探航中沉沒,麥哲倫率余下的四艘船,于10月21日經南美大陸與火地島之間的萬圣海峽(后命名為麥哲倫海峽),11月28日,船隊走出海峽西口終于發現了大西洋與“大南海”(今太平洋)之間的通道。途中有一艘船害怕海峽巨浪折回西班牙。麥哲倫船隊駛入“大南海”后平靜無浪,麥哲倫和他的船員們把它稱為“太平洋”。在太平洋的航行中,由于缺乏食物、蔬菜和水果,麥哲倫船隊只得用牛皮、木屑和老鼠充饑,許多船員被饑餓與壞血病奪去了生命。
1521年3月27日,麥哲倫船隊到達今菲律賓群島的馬索華島。麥哲倫通過從馬六甲帶來的奴仆與當地人對話,才知道自己從西方到達東方,并可由此再從東方到西方,證明地圓學說。同時,他還知道這里盛產香料、物產豐富。他決心把當地變成西班牙王室領地。麥哲倫通過傳播基督教,與馬索華島當地的統治者相勾結,并唆使這位統治者進攻菲律賓的宿務島,挑起封建主義之間的戰爭,達到掠奪和征服的目的。1521年4月27日,麥哲倫參與菲律賓土著居民之間的戰爭,在菲律賓的馬克坦島的戰爭中,被當地居民殺死。后來,西班牙統治者用武力征服這個地區,以王子菲律普二世的名字命名,故該地區被稱為菲律賓群島。麥哲倫死后,其余船員于1521年11月,到達摩鹿加群島,采辦香料,拋棄兩艘破損船只,然后由“維多利亞”號船長埃里·卡諾駕駛這唯一幸存的帆船,橫渡印度洋,繞過非洲,僅有十八人,于1522年9月6日回到西班牙的圣羅卡港,最終完成環球航行。
麥哲倫船隊的環球航行,首次證明地圓學說,糾正了人們設想的大西洋至太平洋的幾個“通道”(實為海灣),對擴大人類的地理知識作出巨大貢獻。這次環球航行歷時三年,損失四艘帆船和二百四十七人,說明要想證明一個科學理論是否正確,并非輕而易舉,有時要付出慘重的代價。
上一篇:麥卡錫主義的興衰
下一篇:齊亞·哈克座機爆炸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