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女英雄貞德被出賣
貞德(Jegnned’Are,約1412—1431),又譯冉·達克,生于法國東北部東列米村(今孚日省境內)一個農民家庭,曾向任東烈米地方軍事統領的父親學習軍事技術。1337—1453年,英法兩國之間為爭奪領土管轄權而進行的百年戰爭。1422年英軍占據包括巴黎在內的法國北部廣大地區。法國國王查理六世去世,英王享利六世依1420年英法《特魯瓦和約》,剝奪查理六世之子查理繼承王位的權利,兼領法國王位。王子查理統治法國南部。1428年10月,英國軍隊轉攻巴黎南部的奧爾良城,企圖控制法國南部、侵占整個法國。
在法蘭西民族處于生死存亡之際,貞德和法國的許多農民一樣,把法國王太子查理視為國家的象征,民族復興的希望。法國王太子查理及宮廷面對英軍轉攻,不知所措。1429年春,為了拯救祖國,貞德女扮男裝,幾經周折,到達希農,終于見王子查理,并說服王子委派她率領一支部隊去解救奧爾良,報效祖國。4月底,貞德指揮一支六千多人的援軍沖破敵人的包圍,進入奧爾良城。5月初,經過艱苦奮戰,終于擊敗圍城的英軍,解除城圍,扭轉了戰局。人們稱頌她為“奧爾良姑娘”。6月,她又收復了奧爾良北面的蘭斯等城。同年7月,王太子查理在蘭斯大教堂正式加冕,稱查理七世。由于貞德深孚眾望,成為法國人民愛國斗爭的旗幟,引起國王查理七世和大貴族的猜忌。
英軍的同盟者勃艮第公爵施緩兵計,與查理七世簽訂停戰和約,但不交出巴黎。1429年9月,貞德率軍進攻巴黎,屢遭查理七世的反對。巴黎未克。1430年5月,英軍聯合勃艮第人向蘭斯一線進攻。蘭斯附近貢比涅(今巴黎北面)要塞告急。貞德在貢比涅附近同英軍及其同盟者勃艮第人作戰時,因寡不敵眾,被迫撤回貢比涅。但貢比涅要塞司令拒開城門,貞德被身邊的叛徒拉下馬,被勃艮第人俘獲、囚禁。1430年7月,勃艮第人以一萬金幣把她出賣給英軍,查理七世坐視不救。英軍將她交付教會法庭審判。1431年春,教會法庭以異端和女巫等“莫須有”的罪名,判處火刑。1431年5月30日,貞德就義于盧昂的火刑柱上,終年二十歲。
她的英勇事跡鼓勵了法國人民高舉貞德的愛國主義旗幟,于1453年取得抗英斗爭的勝利。1456年,推翻了1431年對貞德的判決。事實表明,中外各國的反動統治者,在民族危亡與階級利益之間,毫不猶豫地出賣民族利益,充當內奸,幫助侵略者殘害像貞德那樣的民族英雄。
上一篇:法人走私
下一篇:法國痛失巴拿馬運河開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