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捷列夫的錯誤預言
門捷列夫揭示元素周期律后,大膽地預言一些尚未發現的元素的存在。果然,法國化學家布瓦博德朗發現了預言中的一個空位元素鎵,引起了化學界的轟動。隨后,瑞典化學尼爾森又發現了空位上的第二個元素鈧,德國化學家溫克爾發現了預言的第三位元素鍺。從此,元素周期律為化學界所確認。
在門捷列夫近70歲的時候,他預言“Newtonium”和“Coronium”兩個元素的存在,他認為“Newtonium”是由物質世界中最輕的和速度最快的原子所組成的,原子量為0.17,它是最輕的惰性氣體,在零族元素中,它將占據氮上方的位置。“Coronium”也是由十分輕、速度十分快的原子所組成的,原子量為0.4,也是一種惰性氣體,他推論應該在日冕(英文名稱為Corna)中找到這個新元素,在太陽光譜中也存在“Coraninm”這個元素。
但是,這次門捷列夫的預言卻是錯誤的,這兩個預言中的“元素”的原子質量竟然比單位質量還小。因為元素周期律是以核電荷(即原子序數)為基礎的一種自然規律,原子序數最小的化學元素是氫,其原子序數為1,原子序數小于1的化學元素是不存在的;同樣,原子量小于1的化學元素也是不存在的,而“Newtonium”和“Coronium”恰恰是原子序數、核電荷數和原子量都小于1的“元素”,因而它們是子虛烏有的。
門捷列夫之所以做出錯誤的預言,一是受到當時盛行的以太學說的影響,他誤認為以太可能就是一種新的惰性氣體。二是他的推斷缺乏科學根據,他先把名稱賦予某一元素,然后再從這個名稱中推斷會在什么地方發現它,實為本末倒置。
科學預言必須有科學依據,有對科學的歷史、現狀的縝密的分析和細致的研究,要擺脫經驗論和形而上學的桎梏,否則,就會成為囈人說夢!
上一篇:錢偉長的著術被無理退稿
下一篇:鬧意氣灌夫喪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