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教育中的“一刀切”
美國教育是以注重多樣化而見長的。多少年來,這套注重應用和發展學生個性的教育模式取得了成功,但它教育上的統一政策即“一刀切”又帶來一些問題。
在美國,法律規定所有適齡兒童必須接受12年的義務教育,否則不得步入社會。對于這強制的“一刀”,許多宗教團體和少數民族頗不以為然。他們認為12年義務教育對生活在邊遠落后地區的人來說太長了些。那里的人多以放牧、采伐為業,勞動力缺乏,而人口又少,所以當地人要求實行8年義務教育,以緩和勞力緊張。另外,當地人還認為12年教育中的許多內容與他們的生活需求無關,8年教育足夠了。在這些地區,12年的義務教育法律如同一紙空文,根本無法實施。而與此相反的是,在現代化水平很高的大城市,教育當局認為12年義務教育顯然不夠。他們指出,已畢業的學生中有五分之一是“功能性文盲”。他們不懂得如何使用一些設備,讀不懂科普文章,不知道如何正確填寫表格等等。造成這種情形的原因是城市現代化進程很快、水平很高,12年教育只能學習到基本知識和技能,不足以應付日新月異的科技社會的需要,所以應適當延長教育時限。這“一短”“一長”兩種要求,使美國12年義務教育制度陷于進退兩難的境地。
教育中的“一刀切”還帶來其它弊端。
美國公立學校實際教育中的“一刀切”造成注意力偏向“低等生”,而使公立學校教育質量下降。公立學校提供免費教育,絕大多數家庭收入一般的中小學生都在這里學習,學校把優秀生與差等生混在一班上課,教學內容與進度又需要“齊步走”,低等生得到遷就,而優秀生難以“吃飽”,他們對簡單的教學內容越來越不耐煩,于是把精力轉向其他一些毫無意義的事情上,帶來許多新的問題。
在美國這樣一個情況紛雜的多樣化國家,教育制度上的統一政策顯然是不適宜的,這“一刀”不可能適應各方各面的需要,這一點盡管已被眾多的人認識到,但“一刀切”的政策仍在執行中,造成許多浪費并使情況變得復雜,對美國教育制度來說是個令人遺憾的事實。
上一篇:美國教育上的種族歧視
下一篇:美國文壇怪杰海明威自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