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敵招致受挫
公元前523年冬,楚國曾反攻被吳軍奪占的東方重鎮(zhèn)州來,然后在此加固城防。楚左司馬沈尹戍勸告楚平王不要激惹吳國,楚平王不予理睬。卻在州來加固城防向吳挑戰(zhàn)。吳國經過五年的休整,戰(zhàn)力又復充沛,不甘心淮河流域仍為楚國所盤據,吳王僚乃率公子光等再次進攻州來。
楚平王聽說吳軍進攻州來,立即遣使征集頓、胡、沈、蔡、陳、許六國之軍,于公元前519年7月與楚軍會師于雞父(今河南省固始縣東南雞備亭),準備去救州來。然而,楚令尹陽匄此時正在患病,勉強支撐著病體馳赴雞父,與諸侯之軍相會。他因途中勞頓,病情愈發(fā)嚴重,便讓楚司馬遠越代為指揮,率諸侯之軍向州來前進。不久,楚令尹陽匄病死于軍中,楚軍與諸侯之軍的士氣大為沮喪。代帥遠越資望過淺,不能指揮諸侯之軍,諸侯之軍與楚軍相率退回雞父。
楚軍及諸侯之軍撤至雞父后,遠越以為吳軍未必敢深入楚境窮追,遂屯軍雞父,擬等稍加休整后再決定下一步的行動。吳公子光聽說楚統(tǒng)帥已死,遠越代攝帥職,楚軍及諸侯之軍不戰(zhàn)而退,料知其中必有變亂,向吳王僚建議率軍尾追。吳王僚于是選定胡、沈、陳三國之軍為初期攻擊目標,以散亂不整的由刑徒組成的隊伍,誘使對方出擊,先擊破胡、沈、陳三國之軍,使其狂奔來擾亂楚軍,吳軍則緊隨其后掩擊。
遠越正在雞父休兵,又值這天是個日月無光的“晦日”,自古為用兵作戰(zhàn)的大忌,一般均閉營休息,以避此不吉之日。沒有想到吳軍會突然發(fā)起攻擊。他于倉促之中,讓胡、沈、陳、許、蔡、頓六國之軍為前陣,掩護楚軍。吳軍的進攻完全依照吳公子光預定的部署,以刑徒3000人為前陣,直攻胡、沈、陳三國之軍。刑徒未受過軍事訓練,剛剛接戰(zhàn)即散亂后退。胡、沈、陳三國之軍遂奮勇向前追趕,直至吳軍預伏之地。胡、沈二國的國君及陳國大夫夏齧,均被擒獲,吳軍將他們當場格殺,而縱其士卒各自逃命。一邊狂奔一邊叫嚷:“我們的國君死了!我們的大夫死了!”許、蔡、頓三軍見狀,陣形立刻動搖,未戰(zhàn)先潰。楚軍于胡、沈、陳之軍初勝吳軍向前奔逐時,以為吳軍脆弱無能,所以沒有很好地注意自己的陣勢。忽見亂軍漫山遍野狂奔而來,隨之許、蔡、頓之軍也動搖潰退,后面吳國大軍又緊隨掩至,只好在慌亂錯雜之中向后敗退。
雞父之戰(zhàn),楚國以失敗而告終。其主要原因在于,楚國錯誤的啟用了資望過淺,不能指揮諸侯之軍的遠越為主帥,因而在作戰(zhàn)中,看不清吳國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且又輕敵自信,對吳軍發(fā)起的攻擊,倉促出兵,使得軍隊陣勢混亂,軍心散失,無法迎戰(zhàn),只好在慌亂中敗退。
上一篇:輕敵冒進·孤軍被殲
下一篇:輕敵攻堅城·身亡空遺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