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教育發展的反反復復
十月革命后,蘇聯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相應的也開始了教育體制的改革。從1917年到70年代以后蘇聯的教育發展道路是幾經反復的過程。這主要體現在五個階段和三次較大的教育改革方面。從1917年至1930年是把舊教育制度改革為社會主義教育體制的階段,最初幾年的教育改革主要表現在建立無產階級的教育領導機構,實行民主化、非宗教化的國民教育原則;建立新的學校制度,采納“莫斯科方案”建立統一勞動學校;高等學校向工農開門;掃盲運動;發展少數民族教育等方面。同時在教育實踐和教育理論發展過程中與各種各樣的非無產階級思想和活動進行了斗爭。但是在探索社會主義教育規律而奮戰的過程中也產生了許多錯誤的言論、著述,給實踐工作帶來了危害。從1931年至衛國戰爭前是社會主義教育的實施中的調整和發展階段。這次整頓主要把重點放在了讓學生學好文化科學基礎知識,成為高等學校合格的新生方面,這次整頓為蘇聯后來的科技騰飛奠定了基礎,但與第一階段相比,政治課、勞動課被削弱了。經過整頓之后的30年代的教育由20年代的“進步教育”因素占上風變為“傳統教育占上風”。衛國戰爭時期和戰后年代蘇聯的教育發展階段。如果說30年代蘇聯教育的整頓重點在于建立完整、正規的學校教育、教學制度的話,那么戰后的教育恢復和發展則把主要力量放在了理論上的總結和提高,進而建立起“蘇維埃教育理論體系”上。50年代后期開始的蘇聯教育改革階段,主要包括1958年的教育改革和1964至1973年的教育改革,前者重點在加強教育與生產勞動的結合,為學生將來就業作準備上;后者為了適應現代化大生產和科學技術大發展的需要重點放在加強教育教學內容的現代化和科學性要求給予學生知識要分量重、難度大方面。這兩次改革是很不一致的。由于1973年的改革沒有滿足生產部門所急需的既有扎實的科學基礎知識、又懂得熟練技能的人才要求,迫使蘇聯開始了1977年以來的改革階段。這次改革一方面對學生學習科學基礎知識、對教育教學質量給以極大注意,另一方面也對生產教學、勞動教育和職業教育給以極大重視,而且更側重于勞動訓練方面,顯然這次改革是順應了社會發展的形勢和現代科學進步的需要的。蘇聯教育史這近七十年的發展表明,教育事業和其他事業一樣也是有規律可循的,這些規律同樣需要勇于實踐,刻苦鉆研,深入分析,才能尋找到,這中間既要防止左的冒進又要避免右的保守,否則,教育事業的發展將會受到嚴重危害。
上一篇:蘇聯少年兒童學會了賺錢
下一篇:蘇聯早期音樂團體的興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