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勞師遠襲敗于殽
魯僖公32年(前628年)冬,晉文公病死,秦穆公利用這一良機,舉兵襲鄭,真正目的則在于借此打擊與鄭結盟的晉國。晉國在秦軍回師途經晉地時,邀擊之于殽陵山區,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殽之戰。
戰爭的始末,約略如下:
兩年前,秦晉聯軍曾包圍鄭國,鄭派燭之武以利害勸退秦軍,秦派杞子、逢孫、楊孫駐守鄭國。晉文公死后,杞子派人向秦穆公匯報說:“鄭國讓我掌管他們北門的鑰匙,如果我軍偷襲,我可作內應。”秦穆公走訪元老大臣蹇叔,蹇叔勸阻道:“勞師襲遠,非臣敢聞。其一,遠征千里,士卒勞頓,軍力枯竭;其二,力量耗費得不是地方,軍隊必然埋怨君主,上下離心;其三,迢迢千里,無法保密,鄭人必作準備,以其逸而待我勞。”但秦穆公充耳不聞,拒不接受。他召集三員大將孟明、西乞和白乙,會師東門。蹇叔趕來,哭道:“孟明,我能看見軍隊出發,卻看不到軍隊回來呀!”秦穆公派人訓斥蹇叔:“你懂什么!如果你活個六七十歲就死掉,現在你墳前的樹該有兩抱粗了。”蹇叔的兒子是軍人,蹇叔哭著送別道:“晉軍一定要在殽山伏擊我們,我到那里收你的尸骨吧!”
翌年春,秦軍路過周朝都城洛陽的北門,軍官們雖然還知道按例脫帽下車,表示對周王的尊敬,但剛一跳下,立即又跳上,輕率放肆,失禮得很。
到達滑(姬姓小國,在今河南省滑縣),遇到鄭國商人弦高。弦高機智地用四張熟牛皮和十二頭牛作禮物,欺騙道:“我們國君聽說你們路過我國,特派我前來犒勞。”一面使人用驛車給鄭君報信。
鄭穆公得到消息,立即到賓館察看,秦駐守官員已經整裝待發了。于是立即下了逐客令,徹底打碎了他們內應秦軍的預謀。杞子逃往齊國,逢孫、楊孫亡命宋國。
孟明見勢已至此,消滅了滑國便班師西還。
晉國名將先軫說:“秦國違背蹇叔的規勸,這是上天賜給我們的機會。”又說:“秦不前來吊孝,反而偷襲我國同姓國,太無禮了。何況戰機錯過,貽害子孫。”于是征調羌戎之兵,新即位的晉襄公把白色的孝服染黑,埋伏于殽山。
夏四月十四日,大獲全勝,秦軍三員大將全部成了晉國的階下囚。
對秦國而言,是在錯誤的時候、錯誤的地方,打了一場錯誤的仗。
其失敗的根源在于秦穆公不聽良言,不納直諫,見利忘義,一意孤行。倘虛心地聆聽并采納蹇叔的一番金玉良言,何至有此慘敗?何至遺恨青史?
上一篇:秦——中國文學發展史的斷裂帶
下一篇:秦始皇的豐功與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