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刻去龍缸上的龍爪
一件青花云龍大缸,缸上寫著“大明萬歷年制”六個字,顯然是一件四百多年前的藝術品。缸上有幾條造型生動的五爪巨龍,雄姿勃勃,在朵朵祥云之間盤繞翻騰。但是,你仔細欣賞就會發現缸上每條龍的龍爪都被刻去了一雙,五爪龍成了四爪龍。幾處被刻去釉子的地方露出了粗糙的胎骨,一件華美的藝術品被搞得斑斑駁駁。無獨有偶,在一部電視專題片也拍過一件被刻去龍爪的明代云龍繡墩。
原來,歷代統治階級都執行一條極為森嚴的等級制度,無論穿衣、使用器皿都有嚴格的區分,例如:凡帶五爪龍圖案的東西,只能宮廷使用,《飲流齋說瓷》中講:“……于官窯中更有御窯,專備御用,而不敢潛。……御窯畫龍必作五爪。”五爪龍成了皇帝的專利。這兩件帶五爪龍圖案的瓷器肯定是御窯廠給皇帝做的貢品。
歷代統治階級為了滿足他們究奢極欲的生活,不但征收苛捐雜稅,還大量征斂各種精美的藝術品。例如:明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就要景德鎮燒造瓷器1360桌(每桌27件)、龍缸370口。萬歷十一年(公元1583年)征燒瓷器96000件,其中包括生活用具、祭祀用品以及圍棋、屏風、毛筆管等。御史徐拭在給皇帝的奏折中說:要燒這些瓷器,必須“多做胚胎燒煉,精造其中之二三”也就是說,壓在窯戶,窯工身上的負擔遠不止96000件,而是要高出這個數字多少倍。徐拭的話還讓人深思,落選的十分之七、八怎么辦?它們的出路或是被毀掉或是流落到民間。流落到民間的五爪龍圖案的貢品,必須刻去一雙龍爪,否則就會飛來橫禍,被視為圖謀不軌。多少精美的藝術品就這樣被砸了!被毀了!這件龍缸就是最好的見證。
上一篇:為什么“新細胞學說”一度成了“科學真理”
下一篇:為護商船耗盡彈藥·商船歸港戰艦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