窈娘含冤投井
唐代武則天稱帝時,民間有一女子叫窈娘,她盛有姿色,特善歌舞,藝色美色為當時之冠。左司郎中喬知之不惜重金買窈娘為家伎,喬十分寵愛她,為了她喬不結婚。武則天的侄子武承嗣(或作武三思)知道后,要求一見,喬不得不同意。武見窈娘后,依仗權勢將其扣留下來,再也不許她回到喬家。喬知之因此氣憤悲痛而得了病。他寫了一首《綠珠篇》密寄窈娘,窈娘看后即跳井而死。
窈娘投井的消息就象一聲驚雷,霎時傳遍了合府上下。武承嗣鐵青著臉,匆匆趕到后園。時值陽春三月,園內正上一片百草爭榮,繁花競芳的大好春色。望著渾身濕透,躺在綠草茵上已經停止了呼吸的窈娘,武承嗣不覺一怔,心中油然升起一股惋惜之意。想起今日早晨還曾見窈娘在此園中漫步,綽約多姿,宛如一珠含苞欲放的帶露玉蘭。正想讓她在今晚夜宴上歌舞侑酒,借此炫耀一番;不想傾刻間已成了泉下之鬼。生死殊途,方寸之別,真是難測啊!繼而又起了疑心:窈娘自到府內已有多日,雖是落落寡言,卻也并不見有求死之意,何以今日就斷然走此絕路了呢?其中必有緣故。于是從齒縫中惡狠狠地進出一個字來:“搜!”
自有那些膽大的丫環女奴動手,片刻就從窈娘的裙帶中搜出一方題有詩句的素絹。武承嗣接過一看,原來的喬知之寫的一首詩,題名《綠珠篇》,詩曰:石家金谷重新聲,明珠十斛買娉婷。昔日可憐君自許,此時歌舞得人情。君家閨閣不曾難,好將歌舞借人看;富貴雄豪非驕奢勢力橫相干。別君去君終不忍,徒勞掩袂傷紅粉。百年離別在高樓,一旦紅顏為君盡。
武承嗣看罷就明白了:這首詩就是窈娘的催命符。不覺勃然大怒,即時查出替喬知之傳遞詩巾的閹奴,當場鞭殺;并指使門下酷吏羅織罪名,誣陷喬知之。喬于四月下獄,八月全家被殺。
窈娘既不是死于節,更非死于情,實是屈死于封建蓄伎制度下的一縷冤魂。
上一篇:眼睛=薔薇?——日本新感覺派的沒落
下一篇:笑聲背后的甘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