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晏球》歷史事跡,評價,人物簡介
字瑩之,洛陽人。少遇亂,為盜所掠,汴州(今河南開封市)富人杜氏收為養子,冒姓杜。中和三年(公元883年)三月,朱溫為宣武節度使,選富家子弟有才勇者置之帳下,號“廳子都”;晏球沉勇有謀略,倜儻有大節,入選。繼從征伐,屢立戰功,遷廳子都指揮使。天祐四年(公元907年),溫代唐,是為后梁太祖。遷右千牛衛將軍(禁衛軍將領)。乾化二年(公元912年),郢王朱友珪(太祖第二子)殺太祖。八月,龍驤軍三千人戍懷州(今沁陽縣)者,潰亂東走京師,所過掠奪;晏球擊敗之于河陽(在今孟縣西)。次年二月,朱友貞(太祖第四子)即位,遷龍驤四軍指揮使。
貞明二年(公元916年)四月十九日,捉生都指揮使李霸率所部千人前往楊劉(在今山東東阿縣北)。是夕,復自水門入,大噪,縱火,搶劫,攻建國門(皇城南),以長竿縛布蘸油以燒之。晏球聞亂,不待命,以五百騎屯球場;從門隙處窺之,見亂者皆無甲胄,乃出騎擊之,決力死戰,亂者潰逃。末帝見之,呼曰:“非吾龍驤之士乎,誰為亂首?”晏球曰:“亂者,李霸一都耳。”次日,盡誅為亂者。繼領兵屯于河上,以防晉兵,為行營馬步軍都指揮使。
龍德三年(公元923年)十月,后唐莊宗攻大梁,晏球率騎救援;至封丘(屬今河南省),聞末帝自殺,遂降。次年正月,授齊州防御使、北面行營馬軍都指揮使。
天成元年(公元926年)二月,效節指揮使趙在禮反,攻入鄴(今河北臨漳縣),蕃漢內外馬步軍總管李嗣源率兵討之,被叛軍擁之為主。四月,洛陽兵變,莊宗死。嗣源遣人召晏球,從之洛陽。嗣源即皇帝位(明宗),拜歸德節度使。
三年(公元928年)四月,義武節度使王都反于定州(今定縣),遣人說晏球反。晏球不從,并以反狀上聞,明宗以之為北面招討使,發兵討之。都求救于奚(本東胡種,時居今河北省東北境)酋長禿餒。五月,禿餒以萬騎突入定州,晏球退保曲陽(屬今河北省)。繼而兩軍戰于嘉山(在今曲陽縣西),奚餒大敗,奔還定州。定州城堅,晏球未能克,乃增修西關城以為行府,以持久之計弊之。王都又召契丹兵救定州,先破新樂(屬今河北省),殺趙州刺史朱建豐,又攻晏球。晏球集諸將校令曰:“王都輕而驕,可一戰擒也。今日,諸君報國之時也,悉去弓矢,以短兵擊之,回顧者斬!”于是騎兵先進,奮刀揮劍,直沖敵陣,大破之,敵僵尸遍野,契丹死者過半,余眾北走;都與禿餒逃入定州。
晏球知定州防守堅固,不能急攻,其偏將朱弘昭、張虔釗宣言:“晏球怯耳!”明宗令急攻之。晏球乃驅兵攻城,大敗,死傷三千余人。晏球上書曰:“但食三州租稅,撫恤黎民,愛養軍士,彼自當魚潰。”明宗然其言。
四年(公元929年)正月,定州城中食盡,王都、禿餒欲突圍走,不得出。二月,敵定州都指揮使馬讓能開門降,都舉族自焚而死,奚餒被俘。
長興三年(公元932年)八月,死。時年六十二。
晏球善撫士卒,同其甘苦,所得俸祿,盡以養士,待軍士有禮,軍中無人不敬服。又善用謀,攻定州,自初戰至拔城,堅持以持久弊之,未死一人,上下歡心。時議其有將帥之才。
上一篇:《王全斌》歷史事跡,評價,人物簡介
下一篇:《王浚》歷史事跡,評價,人物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