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錫麟倉促起義
徐錫麟(1872—1907)字伯蓀,浙江山陰人。清末革命團體光復會重要領袖之一。曾在紹興中學教過書。后因外出辦事路過上海,即參加了光復會,他決心從事反對清朝專治統治的革命斗爭。他為了培養革命干部,在紹興創辦了“大通體育會”和“大通師范學院”以后就以體育會各校學生為骨干,組織成光復軍。他自己擔任首領,1905年,兩次東渡日本,欲向日本學習軍事,未達目的,第二年以道員赴安徽試用,徐被任命為安徽巡警處會辦兼巡警學堂堂長。在此期間,他組織武裝起義的積極策劃工作。1907年7月6日,因浙東光復軍即將起義,他也乘學堂舉行畢業典禮時,刺殺了在場觀禮的安徽巡撫恩銘,就倉猝發起了武裝起義,接著率領起義學生軍攻占軍械局,但是由于起義軍的力量過于弱小,又未和浙東起義聯系,孤軍作戰,起義立即被清軍鎮壓下去,徐錫麟在兵敗后被殺,光榮犧牲。
徐錫麟起義失敗,給人們留下的教訓是,如果不進行周密準備,起義必然不能成功。任何軍事行動都要分析敵方的情況,要選取敵方薄弱點進攻。要預料起義后的行動方向,要知己知彼,出其不意,攻其不備。集中優勢進攻,才能取得預期成果。倉猝起事,向不可取。
上一篇:徐述夔《一柱樓》詩獄
下一篇:徐錫麟安慶舉義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