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輕自賤·何能有為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競起,各霸一方。漢獻帝初平元年(190年),汝南汝陽(舊縣名今河南省商水縣西北)人袁紹起兵,以討伐董卓為名,行爭霸諸侯之實。冀州牧韓馥也起而響應。眾人推袁紹為盟主,袁紹自號車騎將軍。
這位韓馥,字文節,潁川(郡名,郡治在今河南省禹縣)人,為人柔弱寡斷,且自輕自賤。董卓聽說袁紹起兵,立即殺死袁紹叔父和袁氏在京的全部。各地豪杰同情袁紹的遭遇,州郡蜂起,紛紛想為袁紹報仇。韓馥見人心如此,耽心袁紹勢力壯大之后,不利于自己,便派兵把守住袁紹的大門,留心其舉止。當有人以三公名義給他寫信,歷數董卓叛逆之罪以后,他才讓袁紹發兵,征討國賊董卓。而心里仍然狐疑,他征求部下意見道:“我是助袁氏呢?還是助董氏呢?”
第二年,袁紹的賓客逢紀對袁紹說:“要成大事,不占據一州,便無法自立。冀州強盛富足,而州牧韓馥是一個庸才,袁車騎可以秘密邀公孫瓚率兵南下,韓馥必然恐懼,再派一位辯士對他陳說禍福,他一定會乖乖把冀州大印交出來?!庇闹荽淌饭珜O瓚接到袁紹的信,立即引兵南下,對韓馥構成威脅。同時,袁紹的外甥高干等人前來對韓馥說:“公孫瓚勢不可當,袁車騎難以測量,你處境很危險啊!”韓馥立刻慌了手腳說:“那怎么辦?”說客問:“要論寬仁容眾,為天下所歸附,你比得過袁紹嗎?”韓馥答:“我不如他。”“論臨危果決,智勇過人,你和袁紹誰高?”韓馥答:“我不如他。”“論廣施恩德,深得民心,你比袁紹如何?”馥說:“我不如他?!备吒傻热诉M一步陳述道:“三個方面,將軍均不如袁紹,地位卻在袁之上,袁一定不甘。如果與公孫瓚合兵一處,將軍必然大敗。為今之計,將軍不如把冀州讓給袁紹,袁紹定然厚待將軍,一可獲讓賢美名,二可抗拒公孫瓚?!表n馥連連點頭。韓馥部下如耿武、閔純等人看穿了來人詭計,阻止韓馥道:“我們冀州,帶甲百萬,糧食豐足。袁紹孤客窮軍,仰我鼻息,譬如嬰兒在掌上,斷其哺乳,立可餓死。”但韓馥卻說:“我本袁氏故吏,且才不如袁,度德而讓,古人所貴,君等勿需復言?!苯K于馴順地交出了冀州牧的大印。袁紹封韓馥為奮威將軍,實則毫無實權,不久便被逼投奔陳留(今河南省陳留縣)太守張邈。后來袁紹派人到陳留,與張邈交頭接耳。韓馥在座,疑心是在密謀害己,嚇得逃入廁所,以書刀刎頸自殺。
冀州本來兵強馬壯,韓馥完全可以信心十足地北抗公孫,西迎袁氏。但他素性恇怯,妄自卑賤,無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以說客所敘的是非為是非,敵軍未臨城下,先自喪盡斗志,思想上已率先作了敵人俘虜。而一旦繳械,便立即使自己處于任人擺布的可憐地位,終于落了個喪命茅廁的屈辱下場。由此可知,無論為人處世,還是治軍理政,固不應妄自尊大,目空一切,但也絕不能懦弱無骨,自輕自賤?!爸t受益,滿招損”,謙遜禮讓是美德,而妄自菲薄卻是缺點,非但不能受益,反而招損,所謂“過猶不及?!?
上一篇:自相矛盾之論——袁枚詩歌理論之一失
下一篇:虞世基的妻兒何以驕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