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不聽漢主之誡
在歷史人物中,張飛的知名度頗高、即便是在中國民間,也是家喻戶曉。這固然與《三國演義》和三國戲劇有關(guān),但根本原因還在于歷史人物本身。
張飛突出的優(yōu)點就是勇猛善戰(zhàn)和忠信義氣。張飛的雄壯、威武、勇猛,僅次于關(guān)羽,對此就是曹魏方面的許多人也不得不承認,象謀臣程昱就感嘆張飛有萬夫不擋之勇。當(dāng)初,曹操進兵荊州,追趕劉備,經(jīng)過一晝夜的急行軍,終于在當(dāng)陽縣的長阪追上了劉備。劉備拋妻棄子而逃,命張飛率二十名騎兵斷后。張飛拆毀河橋,橫矛豎目大吼道:“本人是張益德,誰與我決一死戰(zhàn)!”結(jié)果曹軍中無一人敢靠近,劉備得以逃脫。足見其雄武。
張飛不但對大哥劉備、二哥關(guān)羽特重義氣,對一切有名望地位的人都很敬重,只要是他佩服的人,即使該人是敵人營壘中的,對其也十分仗義。劉備進占益州時,張飛到江州,擊敗了劉璋的部將巴郡太守嚴顏,并將其活捉。張飛怒斥嚴顏說:“我大軍趕到,你為什么不快投降,還敢拒戰(zhàn)。”嚴顏說:“益州只有斷頭將軍,沒有投降將軍。”張飛怒吼著讓把嚴顏拉出去砍頭,嚴顏說:“砍頭就砍頭,吼叫什么。”張飛敬佩嚴顏的忠勇,下令將其釋放,以客相待。足見其風(fēng)度器量。
但是,張飛有一個突出的缺點,對手下的衛(wèi)士、軍中的士卒不體恤、不愛護,甚至經(jīng)常粗暴地鞭打他們,致使許多人表面不言,但心中充滿怨恨。對此,漢主劉備常常告誡張飛:“你對士卒用刑過度,同時經(jīng)常鞭打手下的衛(wèi)士,卻又把他們留在自己的身邊,這是自取其禍啊!”但張飛聽后始終不悔悟、不改過。結(jié)果不出劉備所料,正當(dāng)張飛按計劃準備率一萬兵馬,從閬中出發(fā)赴江州與劉備會合,攻打東吳時,被自己手下的部將張達、范強所殺,帶著他的首級,東下投降孫權(quán)。
張飛可以義釋嚴顏,恩施敵將,但卻不能體恤士卒,恩惠部將,他雖然具有萬夫不擋之勇武,雖能在長阪河邊一聲吼,嚇退曹操數(shù)萬兵,雖常打敗包括張郃在內(nèi)的大將,但最終卻慘死于自己部將的刀下。張飛之死,令人惋惜,令人同情,更令人思索。一切為官為將者均應(yīng)從中受到啟發(fā),接受教訓(xùn)。
上一篇:張謇晚期的治廠失誤
下一篇:張飛自取其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