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總統阿連德改革失敗
薩爾瓦多·阿連德·戈森斯(Salvador Allende Gossens 1908—1973)出生于智利瓦爾帕萊索一中產階級家庭,1932年獲智利大學醫學博士學位。他讀過一些馬列主義著作以及巴枯寧、托洛茨基的書。1933年他參與創建智利社會黨,歷任總書記、主席等職。1939—1942年他任“人民陣線”政府衛生部長。1945年起他相繼當選為參議員、參議院副議長、議長等職。1952、1958和1962年阿連德連續三次競選總統,均失敗,直至1970年9月阿連德在大選中以微弱多數獲勝,當選總統,組成人民聯盟政府,但反對黨在軍隊、警察、議會中的影響極大。
智利是拉丁美洲美國家中實行資產階級議會民主制的歷史最長的國家之一,阿連德上臺后,力圖通過和平方式在智利實現社會主義。他宣布在政治上使“人民代表大會”成為唯一的議會;在經濟上實行國有化政策,將95%的私人銀行、銅煤等基礎工業以及具有戰略意義的壟斷企業收歸國有,興辦國營企業和大農場;加深和推廣土地改革,將大莊園的耕地分給農民,組織農業生產合作社;實行社會福利政策;對外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促成中、智建交,推進亞非拉國家團結反帝事業。
阿連德在國內經濟略有起色的情況下,不顧智利國情,急于宣布在第一個五年計劃(1972—1976)中,將取消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實行社會主義。這一舉措,促使大資產階級將巨資轉移國外,中小資產者不敢擴大投資,大批知識技術人才外流。國營企業和農場因管理人員的貪污浪費、經營不善而虧本。農民因缺少資金、農具和種子而無法播種。經濟形勢急劇惡化。
美國政府及其有關國家對智利實行經濟封鎖,使智利國民經濟更陷于癱瘓,國內階級矛盾激化。在美國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智利的右派勢力極力煽動人民的不滿情緒,掀起大規模的反政府的罷工和示威游行;策劃暗殺阿連德的支持者陸軍總司令施奈德、內政部長佩雷斯事件。1973年9月11日智利軍人發動政變,推翻了人民聯盟政府,成立了以陸軍總司令皮諾切克將軍為首的軍人委員會。阿連德總統以身殉職。忠于阿連德政府的人員和進步人士遭逮捕、屠殺,所有宣傳馬列主義的著作被查禁、焚毀。
智利總統阿連德改革失敗告訴人們:任何政府只憑主觀愿望和熱情,進行脫離國情的社會改革,就會面臨脫離群眾、政毀人亡的危險。
上一篇:智利人民陣線政府的垮臺
下一篇:智力測驗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