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局不穩·宏圖難展
東晉中期,北方氐族建立的前秦王朝,先后滅掉前燕、前梁,統一了北中國。秦王苻堅,為征服全中國,又與東晉在今安徽壽縣一帶進行了一場戰爭,因關鍵一仗發生在淝水,史稱淝水之戰。東晉由于政局較穩,百姓親附,指揮正確,戰術靈活,創造了一個以少勝多的光輝戰例;而國力強大的前秦,卻損兵折將。
晉武帝太元7年(382年)冬,苻堅大會臣僚,宣告:“自朕承業,三十余年,唯東南一隅,未被王化,朕欲御駕親征,務使江山一統。”但是,絕大部分臣子都表示反對。大家認為,晉雖弱小,但無大錯,且上下一心,君臣輯睦,又有長江天險作為屏障,故不宜圖之。連苻堅親弟弟陽平公苻融也苦苦勸阻。苻堅說:“我軍百萬,戰士們把馬鞭投到江里,長江會因之斷流。長江何足依恃?”會散,苻融又哭諫道:“鮮卑、羌、羯之人,布滿京城附近,戰事一起,都是心腹之患。”苻堅生氣道:“我們擊晉,如秋風掃落葉,內外皆言不可,真莫名其妙。”
終于,翌年秋七月,秦主苻堅統大軍百萬,南侵司馬晉。苻堅宣稱:“朕要以晉主司馬昌明作尚書左仆射,以晉宰相謝安為吏部尚書,凱旋在即,可以先為他們興建官邸。”
八月,苻堅先后派鮮卑降將慕容垂統率騎兵,封羌族首領姚萇為龍驤將軍——這都為后來埋下了禍根。晉朝以謝安之弟謝石為征虜將軍,以謝安之侄謝玄為前鋒都督,以謝安之子謝琰為輔國將軍,總共不過八萬人。
起初,秦軍克壽陽(今安徽省壽縣)、拔鄖城(今湖北省安陸縣),果有長驅直入之勢。苻堅派尚書朱序向謝石勸降,但朱序卻偷偷向謝石獻計道:“如等秦兵諸路聚齊,你們難與為敵。不如乘他們站腳未穩,火速出擊。只要打敗前鋒,他們全軍的士氣便一蹶不振了。”十一月,晉軍奔赴洛澗,爭先渡水,大敗秦軍。苻堅和苻融登上壽陽城頭,見晉軍陣容嚴整;再望八公山,誤以為蔥蘢的草木都是晉國士兵,心頭為之一驚。
秦軍緊傍淝水布陣,晉軍無法渡河登岸。謝玄派使者對苻融說:“你們進入晉地,卻在淝水岸邊布陣,這不是速戰速決的做法。請往后稍移陣腳,讓我軍渡過淝水,決一死戰。”苻堅不顧苻融和將領們的反對,說:“等晉人渡到河水中,我軍就沖將上去,必勝無疑。”誰料軍隊往后一撤,再也收束不住,朱序亂中高喊:“晉軍追來了!”你擠我撞,一片混亂。苻融騎馬巡察,坐騎失蹄,摔下馬來,為沖上岸來的晉軍所殺。秦軍死尸,堵塞淝水。苻堅本人也被流矢擊中,單騎逃回淮北。
為什么百萬雄師卻被八萬之旅打敗呢?似怪不怪。晉朝遠不像苻堅所說如同被武王征討的商紂王一樣腐敗,秦不占天時;深入晉地,遠離中原,秦不據地利;君臣意見參差,甚至有內奸如朱序者,秦不得人和——此其一。其二,驕者必敗。苻堅狂妄自大,拒勸絕諫而一意孤行。其三,先厲后荏,指揮錯誤。由于未把不利因素置于度內,一經受挫,便慌亂無主,風聲鶴唳,草木皆兵。至于揮師后退,放晉兵過河,更是在關鍵時候犯了一個關鍵性的錯誤。
上一篇:政客當道,英雄無用武之地
下一篇:智伯貪心身亡族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