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東擊西計
重要的謀略方法。“三十六計”中的第六計,屬勝戰(zhàn)計類。原文是:“敵志亂萃,不虞,坤下兌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意即:敵人的指揮系統(tǒng)發(fā)生混亂,不能應付形勢的發(fā)展變化。這就象深淵的水位上升,不知何時有潰決的危險。此時,我方就要乘敵人混亂之際,一舉加以消滅之。這種計謀,就是假裝攻東,其實攻西,或剛開始攻打就馬上離開,也就是用巧妙的方法誘敵,使之產(chǎn)生錯覺,乘機殲滅敵人的一種策略。典出《通典》的“聲言擊東,其實擊西”兩句話。這種策略的核心就是利用敵人的錯覺,使之判斷產(chǎn)生失誤。假如敵人的司令官沒有失去冷靜的判斷力,這種策略就不會成功;不僅如此,一旦被敵人識破,敵人來個將計就計,反而會落到失敗的命運。因此,為了使這種策略成功,必須具備二個條件,一是敵方指揮官無能,二是對方指揮系統(tǒng)混亂。歷史上這種謀略成功的案例很多,如楚漢相爭時劉邦受制于項羽,劉邦采取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聲東擊西之計,終于擺脫了項羽的控制。此計適用于政治、經(jīng)濟、軍事等很多領(lǐng)域里的謀略斗爭。
上一篇:地形論
下一篇:夏完淳罵洪承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