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國際經濟間諜戰
1992年,經濟間諜在西方經濟界的活動早已不是新聞了。美國達拉斯計算機公司在投標中出乎意料地敗給了一家南朝鮮竟爭對手。在百思不得其解的情況下,公司請來了私人偵探。經過一番周密調查,終于在公司總部機要室里發現了一個極不顯眼的塑料盒,盒內裝有一個微型發報機,發報機由一根導線與某一公司的傳真機相聯。經確認,這個竊聽裝置就是由那家南朝鮮公司雇人秘密放置的。
和軍事間諜一樣,經濟間諜竊取情報的手段也各有千秋,而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安放竊聽器。當美國安全顧問赫弗南在對一家香港美資公司進行安全檢查時,發現有人在公司內部電話交換器上做了手腳。這套由計算機控制的轉換裝置被輸入了新的程序。這樣,搞竊聽的人只要給自己的電腦電話輸入一個接通信號,便可以盡情享用公司的機密了。
在計算機普及的今天,通過電腦獲取經濟情報,是間諜常用的手法。美國現今大約有一萬多個由私人計算機聯網而成的信息交換中心,這些交換中心是由一些專業新手、工程技術人員、科學工作者和政府官員為了及時了解行業信息而設立的。它的信息涉及從航空發動機直到白宮私人電話號碼,應有盡有。
阿根廷、埃及、法國甚至英國的國家情報人員經常出沒于美國各地,為本國搜集有用的經濟情報。1992年,法國情報機關的財政預算又增加了9%,打算用這筆錢來雇用1000名經濟間諜。
神秘的國際經濟間諜戰,它為我們提供一條值得注意的教訓:經濟戰猶如軍事戰,競爭如同戰爭,為了在競爭中知彼知己,制敵取勝,切不可忽視經濟間諜之戰。
上一篇:社會即學校
下一篇:神秘的斯克里亞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