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于心理戰
將傷感、悲觀、威懾等因素和心理干擾結合起來,以此去刺激對方,使其失去心理平衡而不能自制,這就是在軍事上經常使用的心理戰術。
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關鍵時刻,德奧聯軍在計劃發動卡波列托戰役時,了解到敵軍是一支由地域觀念很強的北意大利皮蒙特人組成的部隊。于是,他們偽造了大量的北意大利報紙,上面刊登著皮蒙特居民同當地警察發生流血沖突的消息和圖片,并公布了死傷居民的姓名、年齡、性別、職務等觸目驚心的資料。10月24日,聯軍在發動戰役的前夕,把這批偽造的報紙扔到意軍戰壕里。意軍士兵看到報紙后,個個痛哭流涕,捶胸頓足。雙方還沒有交鋒,這支部隊便士氣沮喪,成了一盤散沙。聯軍乘機發動猛攻,一舉突破意軍防線,殲敵40萬人。
運用軍事器械施展謀略,加強對敵人的心理影響,在戰爭中也能收到意外的效果。1945年柏林戰役,面對躲在堅固碉堡里而作困獸猶斗的德軍,蘇軍實行強攻傷亡一定很大。結果蘇軍搬出來了140座巨型探照燈,當夜間蘇軍沖向敵人陣地時,探照燈那相當于1000億燭光的強光將敵軍陣地照射得如同白晝,德軍迎著燈光被刺得眼花目眩,一片混亂,倉惶失措。柏林的德軍前沿陣地很快失守了。
有時心理戰的對象不僅僅限于敵陣中的軍士,還可以對敵方的后方機關、居民施行心理戰的影響,事實證明經常能收到預想不到的效果。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盟軍印制了大量從東京、大阪和其他城市通往日本全國各地的火車票,同真的一模一樣,派轟炸機在日本上空拋撒,以圖借以擾亂日本的鐵路系統,使之陷入癱瘓。英國第136部隊曾在被日軍控制的火柴奇缺的暹羅(泰國),空投了成千上萬盒火柴,收到了十分顯著的效果。當地百姓紛紛拾起,竟相拿它來賣錢。這就是以感化對方居民,瓦解敵軍斗志為目的的著名的“火柴行動”。盡管日本統治者十分緊張,通過暹羅廣播電臺警告老百姓,要提防“惡毒狡詐的英國人”,他們撒下的火柴盒里面裝有爆炸物,但老百姓對日軍占領已不抱多大的希望了。
也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法西斯曾挑選140名專家和技藝高超的工匠,在黨衛軍的嚴密監視下制造了130億偽英鎊和一定數量的偽美元,以及各式各樣的假護照、官方文件、通行證、紅十字會會員證和大量郵票。這些偽制品印刷十分精良,一眼之下很難辨出真假。納粹德國原準備使用V—2火箭向英國發射幾百萬偽英鎊,但因故未能如愿。可以說如果“發行”偽英鎊計劃能夠付諸實施的話,英國的戰時經濟肯定會因此而遭受到難以估量的損失。
古今中外許多事實證明,心理戰術是戰爭謀略中一個重要手段。交戰雙方在努力防御對方的軍事進攻的同時,還要時刻警惕對方施以的心理戰術。忽視心理戰術的影響,必將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這樣的事例在軍事歷史中不勝枚舉。
上一篇:貝采里烏斯的悲劇
下一篇:敗家“蛀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