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星發射的啟示
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通訊衛星“奧賽特B11”即澳星,它具有48個轉發器,壽命約15年,是由美國休斯公司研制,為澳大利亞衛星公司所購買,并委托中國長城工業公司采用長征二號E火箭發射。
發射的澳星包括衛星本體和近地點變軌發動機,重約7.6噸。長征二號E火箭由中間一個運載火箭,周圍綁上四個助推火箭組成,為大推力捆綁式火箭群組。它將澳星送入太空,使其近地點為200公里、遠地點為1050公里、軌道傾角為28度的停泊軌道。聯接衛星的近地點變軌發動機經過近兩個小時工作后,可把衛星本體送入同步轉移軌道,即大橢圓軌道,然后,在衛星內雙組元發動機推動下,經多次變軌將衛星本體送入高度為35786公里的地球同步軌道,將定點于東經156度的赤道上空,其波束可覆蓋澳大利亞、新西蘭及其周圍地區,具有較強的現代通訊能力。
根據澳星發射的技術準備情況,中、澳、美三方共同確定為1992年3月22日18點40分發射升空。當天,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從晚上6點30分開始,用第一套節目和對臺灣廣播節目的頻率,現場直播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實況,中央電視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英語節目也同時直播。五洲四海的外國朋友、僑胞和神州大地上的人們,正翹首以待澳星升空的壯觀場面,18點40分點火發射,只見箭尾兩股烈火濃煙,其中兩個處于對角線位置的助推火箭未燃,總推力未達到起飛值,一級發動機自動緊急關機,致使這次發射未能成功。
故障發生后,現場當即采取了一系列技術、安全措施;從火箭上卸下的澳星狀態完好,存放在發射中心技術廠房。經火箭工程技術人員緊張工作,查明故障的原因是助推器發動機點火后,一、三助推器發動機氧化劑副系統斷流活門電爆管誤爆,使一、三助推器發動機關機。電爆管誤爆是由于點火控制電路中程序配電器的一個控制接點上有微量鋁質多余物,接點閉合后產生高溫引起爆燃,使上述電爆管誤爆,這純屬火箭生產質量、元件加工、安裝、檢測中的極小概率事件。
澳星未能如期升空,在世界航天技術史上并非先例。“事物總是一分為二的”。當澳星發射出現故障時,及時自動緊急關機控制,衛星和運載火箭等系統安全無恙,顯示了點為裝置內的自鎖子系統是先進的、過硬的。此時,外電報導,世界空間大國欲購該保險系統。這充分說明決非中國發射衛星的航天技術能力不足,此僅是瑕不掩瑜的問題。但是,澳星宏觀重7.6噸,與點火裝置內的一個微觀接點上鋁質多余物相比,后者可忽略不計。然而,在科學的天秤上產生了驚人的傾斜,微量發生了質的巨變。令人深思:“小溪沉舟”之訓!
上一篇:澳大利亞土著居民遭毀滅的厄運
下一篇:愛因斯坦“偷偷摸摸”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