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叟·真理》中外哲理詩賞析
(規誡之歌)
逃出塵網來,和真理住在一起,
過著節衣縮食的日子,知足自樂;
斂財會引起怨恨, 高攀易受排擠,
熱鬧場中多忌妒, 富貴叫你眩惑;
取得你應得的一分,不求超過;
若要勸勉旁人,先自遵守規矩;
真理必將拯救你, 無須疑懼。
路見不平, 不可任意激動心情,
交給那圓球般滾轉著的幸運;
少一點緊張, 自然就多一點安寧;
螳臂當車的事,其實不足為訓;
更不必以卵擊石、力求能含蘊。
要管旁人,先管你自己,免討沒趣;
真理必將拯救你, 無須疑懼。
學習逆來順受,遇事謙恭溫良,
在這世上你若強求,就自投末路。
這里不是家鄉,這里無非一片荒涼;
出來吧,塵世的旅客!牛羊也出棚位!
抬起頭來,感謝上帝,認清安身處;
叫你精靈的指引,順著大路向前去;
真理必將拯救你, 無須疑懼。
正是出于對某種不可摧毀的理念的持續不斷的追求信奉,才有了信仰和真理。作為一個嚴肅的詩人,一位對人生懷抱友善與寬容的作家,喬叟的《真理》應是對人們的生活準則、處世方法、人生態度、生活經驗的耳提面命的教導規勸告誡。
人性的弱點就是耽溺于塵世俗務。聚斂財富便有怨恨紛爭,攀附權貴必遭排擠,強出頭會遭妒忌,紙醉金迷讓人喪失理智。喬叟以淺顯平易的辯證關系告訴人們簡明而又深奧的人生道理。路見不平,喬叟告誡人們不要輕舉妄動,因為幸運如圓球滾動般不易抓住,否則,便如以卵擊石、螳臂擋車般遭到失敗。喬叟的“力求能含蘊”,啟迪人們思索更深遠之處——個人涵養的深厚,心胸的博大與拔刀相助方式方法的選擇。逆來順受,謙恭溫良,似乎在嚴肅的生活真實的生命面前無昂揚恢弘之氣,然而過天命之年的真誠善良的詩人教導世人:世事兇險, 以免自投末路。要聽從靈魂的指引。在詩歌里矗立起的是寬厚、慈祥、真誠、善良的詩人形象。
這首詩教導人們安分守己,知足自樂,循規蹈矩,克制欲望,格調不免低沉,有庸人哲學之嫌,似乎與生命意識、生命精神不合拍。然而,這首被認為喬叟臨危所作,用以規勸世人的詩篇,融入了作家對人生的感悟與經驗,以此直白講出,足見其真誠;同時,據學者考證,此詩寫于1386~1389年間, 由于朝政有變,失意一時,作家的生活經驗決定了他的思想觀念和創作心態,詩人自己的坎坷經歷痛苦經驗使詩作具有了感悟人生生命真諦的豐富蘊含。由此,讀者不難在似乎瑣屑中庸的觀念背后,解讀出詩作所潛藏隱含的巨大生活壓抑與復雜人生履歷的累積。
全詩用事物的鮮明的矛盾對比構筑全篇,真理與世俗、緊張與安寧、溫馨的家鄉與荒涼的現世,緩緩敘來,告訴我們何從何去,以作出理性判斷。作者對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對讀者的閃光啟示是難能可貴的,全詩是喬叟沉靜、寬厚、言而有信、心地純潔、克勤克儉等作者奉行的人的高貴品質的集中體現。
喬叟主張按事物的本來樣子描寫事物,所以詩的語言平易樸素。全詩分為三節,音韻和諧,節奏舒緩,猶如寬厚的長者娓娓而談。尤其是第三節末尾的“真理必將拯救你,無須疑懼”的重復使用,給人深沉、舒緩、凝重的美,讓人品評思索,余味無窮。喬叟的詩所創造的深邃的意境,精美的風格與表現方法,恰當的遣詞造句與表情達意影響后世。因而安諾德稱贊喬叟“我們真正的詩是從他開始。”
上一篇:《席慕蓉·盼望》中外哲理詩賞析
下一篇:《潘萬提·眺望》中外哲理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