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克特·三對和一張》中外哲理詩賞析
你有兩只耳朵和一張嘴;
你埋怨生得不夠?
你應當用兩只耳朵多聽
而少開你的尊口。
你有兩只眼睛和一張嘴;
請記住這個準則!
你應當用兩只眼睛多看
而不要多嘴多舌。
你有兩只手和一張嘴;
好好地理解一番!
兩只手是讓你去勞動,
一張嘴給你吃飯。
《三對和一張》一詩僅僅三小節,然而卻把讀者領入了深沉的哲學思考。詩人啟示人們合理地擺正耳朵、眼睛、手這三對器官和一張嘴的辯證關系。人們要認識神秘浩瀚的宇宙自然,要思考紛繁多彩的社會人生,一對耳朵和一對眼睛至關重要。對于一般人來說,必須廣聞博見,才不至于成為孤陋寡聞、一知半解的庸人。故而中國有著“古人重朝聞夕死”的名言。對于從政的人來說,只有虛心納諫而不拒諫,聽進不同意見,廣開了言路,才能帶來政通人和的局面。故而有“兼聽則明、偏聽則暗”的警世策人之語。
在生活中,一個人不多聽多看就“多嘴多舌”,亂開“尊口”,就會犯主觀主義的錯誤,甚至貽笑天下。毛澤東同志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一文中,給那種僅僅根據一知半解,就想當然地發號施令,夸夸其談作嘩眾取寵演說的人,贈送了一付對子:“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給予了善意的嘲諷。蘇軾在《石鐘山記》中更是提出,遇事要“目見耳聞”而不可亂開尊口、加以臆斷的主張。然而諺語又有“耳聽是虛,眼見為實,百聞不如一見”的教導,說明“目見耳聞”二者之中, “親見”更為重要。呂克特把“你應當用兩只耳朵多聽”,“你應當用兩只眼睛多看”,“而不要多嘴多舌”,明確地定為人生的一個準則,實在是獨具了慧眼。
那么在一張嘴與一雙手的關系上,在說與干之間的處理上,呂克特是獨具了匠心的。世界上早有“不要做語言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的格言,中國的古代先賢早就留下“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的名訓。聞一多先生更是提倡“做”了之后也不“說”的可貴精神。呂克特在詩中為了突出干比說的重要,避免多嘴多舌,竟斷然作出規定,只讓這“一張嘴給你吃飯”,而一雙手也不是讓你在夸夸其談時指手畫腳,它的功能是“讓你勞動”。
這首詩短小精悍是顯而易見的。詩的每小節意思是獨立的,而三小節之間的關系層層遞進,一唱三嘆,意思又有機統一在一起。語言是極簡潔極質樸的,然而卻思得深,說得妙,耐人品味。
上一篇:《胡適·一念》中外哲理詩賞析
下一篇:《伐致呵利·三百詠(節選)》中外哲理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