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呂巖
息精息氣養精神,精養丹心氣養身。
有人學得這般術,便是長生不死人。
這是一首談養生的詩,意思是要延年益壽,就要保持精氣和元氣,保持精氣以保養心臟的平衡,保持元氣以保持血液循環的正常。人要多作貢獻,要長壽,而且是健康的長壽,這才能使“壯心”得以實現。
古代關于養生的論說頗多,以詩的形式出現的也可舉出一些。明代應璩的《三叟》,寫三叟“年各百歲余”,問他們為什么能長壽,“上叟前致詞,內中嫗貌丑。中叟前致詞,量腹節所愛。下叟前致詞,夜臥不覆首”,意思為要節制色欲、節制飲食、注意衛生。民間歌謠中也有《十叟長壽歌》,十叟得高壽的妙訣就在“我不緬旨酒”,“飯后百步走”,“淡泊甘蔬糗”,“安步當車久”,“服勞自動手”,“太極日月走”,“空氣通窗牖”,“沐日令彥黝”,“早起亦早休”,“坦坦無憂愁”,總認為戒煙酒、節情欲、勤勞作、飲食有節、胸中無愁,也就能健康長壽了。
呂巖的絕句只抽象地講精氣神,不如上舉幾叟講得具體,而《史典愿體集》則作了具體闡釋:“人之所以生者,唯精氣神,謂之為內三寶;人能寡欲以養精,寡思以養神,寡言以養氣。再能去暴怒以養性,節飲食以和脾胃,避風寒以防感冒,常勞動以堅筋骨,即可延年矣。”這些都能給我們以借鑒。
人年老之后,對自己的健康、事業都要有信心,知道“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有了健康的身體,才談得上“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也才可以說“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
上一篇:《結交須擇善·[唐]王梵志》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自敘·[唐]杜荀鶴》原文與賞析